它一上市,轩逸们慌了,车市变天

价格风暴来袭

8.98万元起的零跑B01,像一记重拳砸进10万级家轿市场。此前这个价位几乎被日产轩逸、大众朗逸等燃油车牢牢占据,如今却被一款纯电轿车强势搅动。我第一次在展台上看到它时,心里还嘀咕:这价格,不会是营销噱头吧?直到坐进驾驶舱,摸到那块2.5K分辨率的14.6英寸中控屏,听见语音助手清晰回应“已为您打开座椅加热”,才意识到这不是试探,是宣战。

它一上市,轩逸们慌了,车市变天-有驾

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配置下放策略。激光雷达+650km续航的组合,以往只出现在20万以上的车型上,如今竟出现在12万以内。我在试驾前反复确认参数表,生怕看错。可现实就是这么直接:零跑用LEAP 3.5电子电气架构打底,把高通8295P芯片和通义千问大模型塞进一台入门级轿车里,仿佛在说:“你们卷性价比,我直接掀桌子。”

设计暗藏玄机

它一上市,轩逸们慌了,车市变天-有驾

星环前灯点亮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什么叫“科技感不靠堆料”。没有夸张的进气格栅,也没有浮夸线条,隐藏式门把手弹出时的阻尼感恰到好处,像是某种仪式感的延续。那天试驾完下雨,我特意观察水滴顺着溜背造型滑落的轨迹设计师一定研究过流体力学,不然不会让雨水都走这么优雅的路线。

副驾前方那六个“魔术拓展孔”让我笑了出来。朋友调侃:“这是要变身移动办公室?”可当我真把折叠桌板装上去,放杯咖啡边等充电边回邮件时,突然觉得这不就是理想生活的切片吗?极简内饰不是空洞,而是留白。紫色内饰版本尤其惊艳,不是俗气的亮紫,而是带灰调的雾霭紫,像杭州梅雨季傍晚的天色,温柔却不失个性。

它一上市,轩逸们慌了,车市变天-有驾

智能不是噱头

第一次启用城市记忆领航功能是在晚高峰的杭州文一西路。系统自动识别红绿灯、变道、跟车,流畅得让我忘了自己还在测试阶段。有次它提前预判前车变道,轻轻减速避让,我脱口而出“老司机啊你”。后来才知道,这背后是高通8650芯片和顶置激光雷达的协同运算,城市NOA不再是高端专属

它一上市,轩逸们慌了,车市变天-有驾

语音交互更是颠覆认知。我说“有点闷,调点爵士乐,顺便把空调风量降一档”,它不仅执行到位,还反问:“要不要开启香氛模式?今天推荐‘雨后青苔’。”这种拟人化体验,源自DeepSeek大模型对语义的深层理解。我不禁想起五年前某品牌语音助手连“打开车窗”都听不懂的窘境,技术迭代的速度远超想象

动力选择有讲究

它一上市,轩逸们慌了,车市变天-有驾

430km版本适合日常通勤,但真正打动我的是650km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7.6秒的数据不算顶尖,可160kW电机带来的推背感足够应对高速超车。一次从上海回杭州,表显剩余电量18%,导航自动规划沿途快充桩,抵达时电量刚好12%,误差不到5%。这种精准源于电池管理系统对温度、负载的实时校准。

三种电机配置看似复杂,实则清晰。43.9kWh电池组主打经济实用,56.2kWh兼顾动力与续航,67.1kWh则是为智驾爱好者准备的完整体。我算过一笔账:650km版本比550km贵6000元,但每年节省的补能时间与焦虑成本,远超这个数字。电动车的竞争早已不止于价格,而是使用体验的全维度较量。

它一上市,轩逸们慌了,车市变天-有驾

市场格局生变

站在经销商角度零跑B01的出现让传统合资品牌压力倍增。轩逸靠舒适口碑守住阵地,可面对全系标配AI语音、L2+级辅助驾驶的对手,仅靠“省油”已不足以说服年轻家庭。更关键的是,上半年22万台交付量证明品牌稳定性,消费者不再担心售后断档。

小鹏MONA 03和比亚迪秦PLUS EV各有优势,但零跑用越级尺寸和开放生态打出差异化。2735mm轴距带来的后排空间,让带娃出行不再局促。当我看到一位宝妈熟练使用副驾拓展孔安装儿童玩具架时,突然明白:真正的家用价值,藏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未来竞争,拼的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游戏,而是谁更能读懂生活本身的逻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