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中国在奔跑,美国在原地踏步!

7月16日,韩国媒体《每日经济》发表文章称,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在近日发布的年度报告《电动汽车展望2025》中表示,各国电动汽车普及速度差异化趋势加剧,中国和新兴国家的增长趋势突出,而美国则因政策变化而增长放缓。

韩媒: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中国在奔跑,美国在原地踏步!-有驾

BNEFF在本报告中全面分析了能源转型对整个能源系统的影响,不仅包括电动汽车销量趋势,还包括电池需求、充电基础设施、电力消耗以及石油需求减少等。报告预测,未来5至10年,电动汽车市场格局可能会根据区域政策和技术转型的步伐而发生变化。

BNEF预测,2025年全球乘用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190万辆,同比增长约25%。按地区划分,预计中国将占总销量的67%,其次是欧洲(17%)和美国(7%)。

中国正通过价格竞争力车型的普及、补贴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建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被分析为唯一一个电动汽车平均购买价格低于内燃机汽车的主要市场。

与此同时,由于美国燃油经济性标准放宽、税收抵免减少以及加州监管排放权力的潜在削弱等因素,到2030年美国电动汽车累计销量预计将比之前预测的少1400万辆。

欧洲在2024年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调整期,但随着更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的生效,预计市场将从2025年开始反弹。BNEF预测,到2026年,电动汽车将占英国乘用车销量的40%以上。相比之下,由于补贴提前结束,德国的销量已连续两年下滑。

新兴国家电动汽车普及率快速提升。泰国、越南和巴西的电动汽车普及率已超过美国,BNEF评价这一结果“打破了电动汽车普及应首先在发达国家开始的传统观念”。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产能超过了需求。

据BNEF预测,2025年全球电池产能将达到每年3.8TWh,是预期需求(1.5TWh)的两倍多。

为了解决供过于求的问题,电池制造商正在积极拓展固定式储能系统 (ESS) 市场,将其作为新的需求源。ESS是一种大型电池系统,用于储存电力并在需要时供电,预计到2035年,其需求将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

不过,由于美国和欧洲的电池单价仍然居高不下,预计与中国等国家之间的区域价格差距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尽管全固态电池尚未实现量产,但BNEF预测,到2035年,全固态电池将占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电池总需求的10%。迄今为止,已建成的全固态电池制造设施占总量的9.5%,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中国。

充电基础设施的扩张也在进行中。然而,在欧美一些地区,公共快速充电的成本实际上高于汽油,因此BNEF建议各国未来应针对家庭、工作场所和公共充电站制定均衡的建设策略。

与此同时,BNEF表示,美国可能成为第一个电动汽车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主要市场,并指出短期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长期转型趋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