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未如此“绿意盎然”。国际研究机构Rho Motion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惊人的910万辆,同比增长28%。
而其中超过一半的车辆都印着“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以550万辆的销量、32%的同比增速,贡献全球60.4%的份额。6月单月全球180万辆的销量中,中国更以111万辆的绝对优势领跑。
当欧美还在为电动化转型争论不休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悄然重塑全球市场格局。
中国市场的统治级表现并非偶然。550万辆的销量背后,是每秒钟就有3.5辆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驶入中国家庭的惊人速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将接近58%,全年销量有望达到1600万辆。
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正在加速这一进程。以旧换新政策刺激消费需求,购置税减免延续打消购买顾虑。华东地区成为新能源车“造车心脏”,1-5月产量占全国44.66%,安徽、陕西、江苏三省产量均突破55万辆。
技术突破同样功不可没。磷酸铁锂电池已占据中低端市场70%以上份额,半固态电池试量产车型续航突破800公里,智能化领域L3级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当比亚迪5月单月销售25.7万辆,小米汽车以707.3%的同比增速杀入前十时,传统燃油车的护城河正在快速瓦解。
全球市场正经历“东方速度”与“西方迟疑”的分化。欧洲市场上半年销量200万辆,增长26%,西班牙甚至实现85%的爆发式增长。但北美市场整体仅微增3%,其中加拿大销量暴跌23%,美国6%的增速在特朗普签署终止电动车税收抵免的“Big Beautiful Bill”法案后,前景更加黯淡。
新兴市场正成为新蓝海。中国以外的其他地区销量增速高达40%,70万辆的体量虽小却充满潜力。
中国车企的出海战略也在升级:1-5月出口85.8万辆,同比增长64.6%。这一速度让欧盟紧急筑起贸易壁垒,拟取消150欧元免税门槛、征收包裹处理费,却无法阻挡中国电动车全球化浪潮。
荆棘依然潜伏在增长之路。供应链安全悬而未决,锂、镍资源60%以上依赖进口;国际竞争加剧,欧盟反补贴调查与美国关税压力持续存在。
价格战导致车企利润率普遍下滑,5月新能源TOP10厂商市场份额环比下降,昭示着行业洗牌加速。当技术壁垒逐步打破,价值创造正取代低价竞争,成为车企新护城河。
结语
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格局正被绿色浪潮重构。当中国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当比亚迪、吉利们将战场从价格转向价值,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改变了我们的道路,更重塑了全球产业的风向。
互动话题: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持续引领全球市场?
支持观点:技术持续领先(固态电池/L3自动驾驶)+产业链完整+政策坚定
反对观点:国际政策壁垒增高+盈利压力加剧+技术瓶颈显现
中立观点:取决于全球化与本地化平衡能力+供应链韧性+消费升级节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