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不去工厂去拜任正非,东风这步棋走得邪门:33台300万的车抢疯了,华为要的更多
万良渝接任猛士科技总经理那天,没去车间,没见经销商,直接跟着东风董事长杨青飞了趟深圳。去干嘛?拜访任正非。
这事要搁以前,谁信?一个刚上任的车企老总,第一件事跑去见零部件供应商的老板。但凡懂点行业规矩的人都知道,这不对劲。除非这合作早就不是买卖关系了。
市场反应更直接。那款定价300多万、全球只造33台的M-HUNTER狩猎者,据说订单早排满了。越野圈玩收藏的人不多,能掏这个价的更少,但就是卖得动。你说这车凭什么?军车底子?华为全家桶?还是那张“含华量最高越野车”的牌照?
上个月在阿拉善碰见个开坦克500的哥们,看了眼M817就说了句话:“这车到底是谁的?”
我琢磨了半天才明白他问的是什么。
猛士这个牌子,以前就是东风旗下的硬派越野,跟军队有点渊源,皮实耐操。现在搭上华为,鸿蒙座舱、乾崑智驾、全套通信系统一股脑装进去,连无人机航拍画面都能直接投到中控屏上。你开着这车去戈壁滩,想找条安全路线,空中视角实时传回来,这事儿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智驾在越野场景下好不好使,我一个朋友试过。沙地自动循迹导航确实能跑,碎石路也行,但遇到复杂地形还得自己上手。这也正常,机器学得再快,也比不过人在车里憋了二十年练出来的那点直觉。
销量起来得挺快。M817上市没几个月就冲到非承载式车身越野车前几名,这速度不太常见。买的人也杂:老玩家看中底盘加智驾降低了门槛,科技粉冲着华为生态去的,还有一批家庭用户觉得周末能野、平时能代步,省得养两台车。
渠道那边也在变。听说准备在店里搞模拟越野路况体验区,学华为那套零售打法。以前你去4S店,销售拍拍车门给你讲参数,现在得让你坐进去感受智能座舱怎么跟家里设备联动。卖车的逻辑在改。
那封写给经销商的信更有意思,抬头叫“家人”,落款签“共创者”。字面上看着温情,往深了想就是在说——咱们绑一起了,产品怎么改、市场怎么打,你们也得出主意。这种玩法在新势力那边见得多,国企能做到这份上,算是开窍了。
技术细节我不多说,参数网上都查得到。但有个动作值得留意:猛士和华为不光是技术采购关系,已经开始共用IPD产品开发体系和IPMS营销体系了。华为那边的CEO靳玉志三天两头出现在猛士发布会上,双方还联合成立技术团队专门调算法。这架势,跟当年华为帮手机品牌做联名机那套路完全不一样。
涉水深度800mm、蟹行模式、原地掉头,这些硬指标猛士有。十分钟快充补能200公里、根据地形预调动力分配,这是华为给的。两家各拿出看家本事,捏在一起成了现在的M817。成不成得看市场,但至少方向是对的——越野车不能只剩情怀,得让更多人能开、敢开、玩得转。
有人说这是在重新定义智能越野,我觉得说得太虚。实际点讲,就是传统车企和科技公司在试一条新路:硬派越野能不能真正智能化。不是装块大屏幕就完事,而是让越野控制逻辑和智算平台真的对上话。
成了,这条路通了。不成,各回各家。
所以我那个朋友问的“这车到底是谁的”,或许该这么答:M817是猛士和华为两家谁都输不起的一场局。东风拿出军车基因和渠道,华为砸进去全套解决方案,万良渝上任第一件事就去拜码头,已经说明够多了。
至于这局怎么走,开个三五年再看。车这东西,光看发布会是看不透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