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中国人心中,踏板摩托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老街头拉风小混混标配,另一种则是叔叔、阿姨上下班买菜生鲜的实用工具。可时至今日,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关注踏板车排行榜,而且榜首还被国产车型霸占,恐怕有人得重新审视“国产制造”的真实水平了。
翻开这份市场热度榜单,第十名是标致姜戈——没错,就是那个号称法式小资情调、造型雪茄的摩托,官方指导价15800元。这辆小踏板已经在国内爬坡走了八年,反复升级迭代,最后竟然演变出一种“你永远猜不到我下一个样子”的神秘。别看它风格一直在模仿欧洲复古,核心动力可一点不拖沓:150CC单缸水冷机,10.8千瓦功率和13.8牛米扭矩,对于日常通勤,完全是工薪族的新宠。
再往前看,第九位本田ADV350,定价接近4.3万。它的出现,差点让国人怀疑小踏板也可以冲击“轻奢”路线。上市前市场预期捧得很高,真正定价公布时,群众纷纷表示“比想象便宜”。本田的这台350CC大单缸水冷动力,21.6千瓦功率、31.8牛米扭矩,骑起来不快还真对不住这标价。
第八名本田LEAD125,售价16800元。它的热度令人疑惑,毕竟没有ABS,价格还逐步摸高。但请记住,“本田”两个字本身就是品牌保险箱,无论放在全球哪儿都流行。125CC水冷发动机,8.2千瓦功率,11.7牛米扭矩——踩油门的质感,够你吹一年牛。
第七名新大洲本田NS150GX,定价15980元。销量,貌似这家伙从一上市就“开了挂”。原因倒不复杂:颜值天花板,动力主流配置。150CC单缸水冷动力,11.4千瓦功率、14.4牛米扭矩,骑上去像一部不小心掉进小公司展厅的“旗舰机”。
第六位雅马哈XMAX300,价格贴近五万。进口的、少见的,好吧,这等于告诉了你,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移动名片。300CC单缸水冷,20.6千瓦功率、28.9牛米扭矩。现实意义嘛,哪怕开下去没什么目的地,也能顺便收获路人注视的大礼包。
第五名新大洲本田NS125LA,售价10480元。不要小看它,两年狂卖14万辆,外观复古,ESP风冷发动机也不弱,7千瓦、10牛米参数。摩托圈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看起来像古董,骑起来像新婚,讲的就是这种合资小车。
第四位建设雅马哈巧格,8580元。有人说它配置寒酸,但销量明摆着——老百姓买车图一个实用。125CC风冷机,6.1千瓦、9.7牛米。骑上它,也许你不会成为朋友圈的红人,却一定是老家门口超市的常客。
接下来,第三位雅马哈NMAX155,定价27800元。设计上“一水同步海外”,车迷的梦想,却依旧围绕传说中的TURBO电子变速版本。155CC水冷动力,11.3千瓦、13.7牛米,“不留情面地快”总是它的标签。
第二名济南铃木UY125,9980元。十几年来总能在热榜现身,靠的不是花哨脸,而是超级芯发动机,有口皆碑的省油可靠。125CC风冷,6.9千瓦、10牛米。车友调侃:放在城郊,简直比面包车还省心。
到了榜首,国产豪爵UHR150,成交价约1.4万。多少进口品牌的铁粉看到它都忍不住心头一紧。作为国产高端踏板的代表,豪爵把性价比和品质都榨出了新高度。150CC水冷发动机,10.6千瓦、14.4牛米。简单来说,就是“用最良心的价格,买到最放心的体验”。
看完这榜单,有没有一种错觉:原来摩托江湖已今非昔比,合资、进口、国产三分天下。尤其是国产厂商,从默默无闻到一骑绝尘,硬生生在国际大牌夹击下,杀出一条血路。
踏板车市场的进化史,格外像当初中国手机业:一开始靠引进模仿,后来通过本土创新和高性价比,把“杂牌”做成了“国潮”。谁能想到,原本为登台露脸靠合资、靠进口打响名号的踏板车市场,今天却是国产品牌稳稳坐庄,合资充当陪跑大军。
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时代变了。在摩托车圈也是,谁再用“民族情怀”去形容国产品牌,其实已经过时。今天的市场,从不靠谁的情怀眷顾——产品力,才是让消费者付钱的唯一理由。国内踏板车之所以走到前头,不过是凭借一颗真心,把顾客的钱看做最直接的信任。
所以,下次路过街头,看见那辆豪爵或新大洲本田,别急着鄙视,没有他们默默升级、死磕性能,也许你还在羡慕隔壁小张买到的“进口限定款”。踏板车市场的冠军早已悄悄换了主角,你还在拿旧剧本,怕是要落伍了。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