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高山出口美国,被披上法拉第未来(FF)的车标,摇身一变成为FX Super One,外加一个硕大的LED前脸屏幕,一切似乎都熟悉得令人感慨。贾跃亭,这位曾经的“PPT之王”,又一次华丽登场。面对FF近日高调宣布的2.1万台超级订单,我们很难不怀疑,这唱的到底是谁的戏?这波老梗翻炒,有几分真功夫,又有几分“资本操作”?
让我们先来拨开这轮“订单盛宴”的面纱。FF自信满满地宣布短短7分钟预订量破万台,如有神助。只不过,细心的观众一定发现,七成都是C端“预订”,且每单只收100美元定金,且全额可退,真正的买家有多少?美国《MotorTrend》早已拆穿类似游戏,所谓“意向订单”平均最终转化率不到30%。换言之,2.1万台减去水分,也许只是6000台的实单,更别说后续到底有多少能真的付款提车。明面上赚足了流量,实则还是在玩“曲高和寡”的资本把戏。
B端订单更有戏剧性。那所谓的1000台大单竟是来自纽约一家叫JCAuto的小型经销商,说它名不见经传尚且抬举,在高端新能源市场连根毛都算不上。这样的经销商,真能消化下这批车吗?值得玩味的是,FF发布订单后股价立刻暴涨40%,两天内又回落23%,削掉一大波“技术性情绪”。这很FF、也很贾跃亭——PPT驱动股价,资本市场的热闹总和造车本身错位。
让我们再看车本身。FX Super One其实很熟悉,核心平台脱胎于长城魏牌高山,加几块电子屏、换一下前脸,用技术堆砌出“未来感”。不过,数据却满是问号:发布会跳过电池容量,高调宣传600公里续航,却回避关键细节。前脸LED屏1.5米宽,效果炫目,散热却是灾难——高温环境下两小时就得歇菜。不得不说,FF的“科技智商税”收得比谁都熟练。然而讽刺的是,FF91到现在全球不到百辆交付,而FX Super One大定却能“转瞬万单”,这是不是在挑战用户的智商?只怕还是用流量包装PPT,把幻想当成绩册。
长城和FF的合作又是另一道风景。外界以为长城深度绑定FF,其实不过是技术授权,提供平台基础。但中枢技术和智能系统,都是FF重新“包装过”的二次输出,生产环节长城并未掺和。核心产业战略上,长城出海还是押宝自家牌子:墨西哥工厂年产能40万台,甩FF汉福德厂5000台数条街。魏牌高山已获EU WVTA认证,欧洲销量2024年暴涨370%,与FF联合开发车型占其出海总数连2%都不到。倒像成长城给FF练手探路,顺便收些技术许可费,绝非“捆绑同呼吸”。
至于FF的自身问题,实在是跳票积习难改。截至2025年二季度,公司账面只剩949万美元现金,FX Super One要量产还需3亿美元以上,融资压力大到逆天。而眼下,FF汉福德工厂两年只交付了不到百辆车,不说产能瓶颈,单论执行力都让人汗颜。反观比亚迪美洲销售已破2.3万台,蔚来美国建研发中心,实打实在全球攻城略地。FF这边却拿着“虚拟订单”舞蹈,炒作不断,实车难觅。这也难怪市场会对贾跃亭的承诺抱有天然怀疑。曾经“下周回国”只是段子,如今的“订单大卖”是不是新一轮的“物理跳票”?
推演到这里,故事的结局无非是资本游戏继续轮回。长城凭本事赚授权费,FF用流量和故事吸引跟投,看起来热闹非凡。只是,等到真正交付那一天,用户能否拿到车,投资人能否收回本金,还是得打上大大的问号。贾跃亭高举理想大旗十年,产品却总慢半拍。中国新能源出海闯世界,靠的终归还是厚积薄发、脚踏实地,而不是一场场“关键词型营销”幻梦。
所以,长城的高山加个法拉第标,确实能小赚一笔技术费;贾老板的订单新闻稿,也能让股价上蹿下跳。但当市场的笑话讲久了,总有人要买单。FF的车什么时候能开上路,或许和贾跃亭回国的时间一样,永远在“下周”。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