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塔高调亮相机场背后,高端新能源车为何难解成功密码

落地窗的玻璃还没擦完,200台阿维塔12就已经在重庆国际机场外排成了方阵。漆面反射着初夏的日头,像一摞摞银灰色的筹码,被默默地推进了一桌来势汹汹的新游戏。机场内外,谁都不可能无视这些车身上的“新央企,新长安”标识——从它们头顶昂扬而过,显得既像欢迎仪式,又像一次集体化的出征前体检。视觉冲击和场面调度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气势甚至盖过了某些领导致辞。至于这些迎宾利器能不能继续在市场里坐得住头把交椅,恐怕另当别论。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你就是阿维塔的用户,开着这样一台高调的‘新长安’,驶出机场那一刻,你到底是在为谁‘露脸’?为自己?为品牌?还是为长安汽车的高端梦想?

故事回到近期的车圈。长安成为新央企之后,阿维塔摇身一变成了“天选高端”,冠以“长安+华为+宁德时代”金字招牌,出生仿佛就自带光环,中场都还没开打呢,汗还没出,马扎已稳稳摆好。巧的是,比他们更勤快的,还有一位“老同学”——东风,此时正悄悄地把岚图推向私有化、上市的快车道。

高端,很多人以为就是牌子挂得够高、定价敢往上。诚然,阿维塔走的就是这条路:把产品卖进30万元以上价位,配上华为最时髦的技术包装,还没等消费者细品,市面上用来陪衬的“兄弟”就排好了队。这阵势看着唬人,但现实远比机场上的阵列复杂。光环太亮,反倒亮瞎了自己;技术太炫,有时候比性价比还容易玩脱。大多数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不是你和华为多铁、宁德时代多强,而是车到底好不好开、值不值票价。

阿维塔确实有底气撑场子。长安一把手都站出来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技术,尽管提。”这是资源版的《宠儿出道记》。但不得不说,这种“含着金汤匙”的舒适,往往也潜藏着风险。没饿过肚子,就不知一碗稀饭的好;没挨过市场的打,哪懂风口的变脸。事实摆在眼前:2023年全年交付2.7万辆,2024年也才刚刚挤破7万辆。哪怕涨势明显,月均成都破不了万台,与那条新能源赛道的行业“生死线”——2万台,悬殊不止一档。

打个比方,卖车跟跑马拉松差不多。别看你前300米溜得欢,拉拉队呼声最高,耐力和节奏还得是后半场见分晓。对标特斯拉也罢、理想、问界也行,人家月月销量翻万,阿维塔稳步前进像极了被数来宝拖慢节奏的小学生。高端不是看谁开场阵仗大,而是谁能撑到最后。

为什么起步高、后劲却不够?归根结底,阿维塔的产品和市场布局有点“高处不胜寒”的尴尬。最早的11、12两款,注重的是造型前卫和纯电路线,这对吃惯了小锅饭的主流高端用户来说,有点像突然让惯吃清粥的北方人上手潮汕打边炉——见多识广的人会欣赏,老百姓琢磨半天还是点了个番茄蛋汤。价格往上,功能往外,却不见得摸准了客户的心思。

现实没有专属剧本。后来阿维塔由守转攻,增程动机、价格区间、跨界造型全盘调整,对新手来说算是学会了边做边改。07一出,销量上来了,但本质还是“阵痛式突破”——降低门槛、下放配置、稳住步子。这样一番折腾,虽然市场以持续五个月销量破万作为“正向反馈”,但用户是不是能记住你到底与众不同,恐怕是另一回事。如果说产品与价格可以靠配置堆出来,那么品牌的势能和痕迹,还得靠时间、口碑和市场自己验证。

更棘手的问题,在台账上。三年扔了百亿,钱花得像过节发红包。2022到2024,年亏损分别20亿、37亿、40亿,加一起快赶上彩票头奖。如果有同行羡慕这种‘被宠溺’的待遇,恐怕要面临,投资人脸上的微笑有多真,股东忍耐的底线能撑多久。每一次亏损,背后都是上市公司财报上的皱纹——迟早会“反噬”品牌与战略决策的信心。

同样背靠央企,东风旗下的岚图不声不响就搞起了28万的高毛利、8.6万辆的强发力,还一举让集团整体盈利水平水涨船高。这种增长说简单也简单——认清自己,顺着用户需要走。“家庭实用”成了密码,“避锋芒、找入口”成了解题关键。阿维塔这边,光是对着高端喊破嗓子,但市场始终半推半就,不咸不淡。

归根到底,阿维塔身上的高端命题,其实像极了那些考研考编热潮里的“标准难题”:资源比别人优渥,试卷却做得平平;外界期望颇高,持续交卷却不见突出。你让它放弃对标?背后的“长安+华为+宁德时代”面子挂不住;你让它自降身段?高端车如何自证价值且不掉份儿?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企业的战略选择,有时候比刑侦现场的死角还要棘手。拆解每一台卖出去的阿维塔,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投机与保守的博弈,还有资源、品牌、认知三位一体的“综合考题”。“高端品牌的灵魂”,归根结底,是不是靠钱卷出来的?用户、管理层、股东,他们心里是不是一把尺子?路还长,局还没散,下半场刚拉开帷幕。

阿维塔高调亮相机场背后,高端新能源车为何难解成功密码-有驾
阿维塔高调亮相机场背后,高端新能源车为何难解成功密码-有驾
阿维塔高调亮相机场背后,高端新能源车为何难解成功密码-有驾
阿维塔高调亮相机场背后,高端新能源车为何难解成功密码-有驾

所以,问题依旧留在原地:当一台高端新能源品牌生来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手捧一手好牌,却没打出自己的王炸,到底是产品的锅,还是高端定义本就无解?你怎么看,这道新央企推出来的高端考题,真的有标准答案吗?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