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创纪录,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

最近有这么一件事,听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值得咱们琢磨。

说是在遥远的巴西,咱们中国的汽车品牌比亚迪,又创下了一个新纪录,造出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

这本来就是个大喜事,但更有意思的是,这辆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车,它的第一位车主,竟然是巴西的现任总统卢拉。

比亚迪创纪录,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有驾

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亲自跑到一家外国企业的工厂,去接收一辆刚刚下线的新车,这事儿放眼全世界都挺少见的。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交车仪式,背后反映出的,是咱们中国制造如今在世界上实实在在的分量和影响力。

咱们先来看看当时的情况。

在巴西巴伊亚州的卡马萨里市,比亚迪的新工厂里,一辆崭新的宋Pro缓缓驶下生产线。

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亲手把这辆车的钥匙,交给了站在旁边的巴西总统卢拉。

这个画面很有象征意义,它不仅仅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交接,更像是一种国家层面的认可和合作的宣告。

卢拉总统可不是随便什么活动都参加的,他能亲自到场,本身就传递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巴西非常欢迎比亚e迪,而且是把比亚迪当成一个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来看待。

为什么巴西会这么看重比亚迪呢?

比亚迪创纪录,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有驾

这得从巴西现在最需要什么说起。

巴西是个资源大国,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工业,但近些年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特别是制造业有些空心化了。

很多老牌的外国车企,觉得在巴西的利润不高,纷纷关厂撤离,比如福特汽车在2021年就关闭了它在巴西的工厂,留下了大量的失业工人和闲置的厂房。

而比亚迪这次在巴西建厂,用的恰恰就是福特之前关停的旧址。

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别鲜明的对比:旧的走了,新的来了;传统的燃油车时代过去了,新能源的时代开启了。

对于力图重振本国工业的卢拉政府来说,比亚迪的到来就像是一场及时雨。

比亚迪带给巴西的,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汽车组装厂。

如果只是把零件运过去,找些工人拧拧螺丝,那格局就太小了。

比亚迪这次是下了一盘大棋,它在巴西投资建设的是一个大型的生产基地综合体,里面包含了三个工厂。

比亚迪创纪录,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有驾

一个是我们熟悉的,生产海鸥、宋Pro这些新能源乘用车的工厂;一个专门生产电动大巴和卡车底盘,这能帮助巴西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最关键的是第三个,一个专门加工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工厂。

这个电池材料工厂的意义非常重大。

巴西本身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这是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最核心的原材料。

在过去,他们可能只能把这些矿石当作初级产品卖出去,赚点辛苦钱,附加值很低。

现在比亚迪把电池材料加工厂直接建在了他们家门口,就等于帮助巴西建立起了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一环。

他们可以就地把矿石加工成高附加值的电池材料,未来甚至可能发展出完整的电池制造业。

这对于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提升,是从根本上起作用的。

所以你看,比亚迪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整套的技术、产业链和发展模式。

它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就业岗位,缴纳了可观的税收,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未来的希望和产业升级的可能性。

比亚迪创纪录,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有驾

面对这样一份“大礼包”,卢拉总统亲自出面表示欢迎和支持,就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更能体现这种深度合作诚意的,还有一个小细节。

就在交车仪式的前夕,经过当地议会的正式投票,比亚迪巴西工厂正门前的那条公共道路,被正式命名为“比亚迪路”。

用一家外国公司的名字来命名一条永久性的道路,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代表着当地政府和民众对比亚迪发自内心的接纳和认可。

这说明比亚迪在当地不仅仅被看作一个来赚钱的投资者,而是被当作一个能够共同发展、共创未来的长期伙伴。

这种待遇,比亚迪在全球也只在美国和泰国的工厂获得过,巴西是第三个。

这背后是比亚迪长期坚持的全球化策略: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扎下根来,和当地社会融为一体。

再把视线拉回到比亚迪自身。

我们常常惊叹于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发展速度,实际上,这种“中国速度”正在被成功地复制到全世界。

比亚迪创纪录,第14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车主是巴西总统卢拉-有驾

从造出第一辆新能源车,到突破100万辆,比亚迪用了13年时间。

而从100万辆到现在的产量,每增加数百万辆的时间都在以月为单位急剧缩短。

这种惊人的加速度背后,是比亚迪强大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造车需要的大部分核心零件,比如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甚至是一些关键的半导体芯片,比亚迪都能自己研发和生产。

这种模式让它不受制于人,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并且有效地控制成本。

当它把这套成熟的模式整体搬到巴西,其竞争优势是传统车企很难比拟的。

所以,当巴西总统卢拉从王传福手中接过那把宋Pro的车钥匙时,他接过的其实远不止是一辆车。

他接过的,是巴西“再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希望,是一个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深度绑定的机会,也是一份来自中国的、充满诚意的合作方案。

这辆车,就像一个移动的广告牌,向整个南美洲乃至全世界宣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带着技术、资本和全新的合作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开疆拓土。

这不再是简单地把商品卖到国外,而是把一整套先进的生产力和发展模式输出到国外,在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自身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崇高的声誉。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整体工业实力的体现,也是无数中国工程师和工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这件事情,值得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去了解,并为之感到自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