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800公里的高速后,才知道电车自驾游优缺点,都是真心话
“电车能不能跑长途?”这话我以前也问过,问得最多的时候,是刚买车那会儿。身边朋友清一色油车,一听说我买了电车,第一反应就是:“你这车,市区代步还行,跑高速?别半路趴窝了!”说得我一度怀疑人生。可事实真是这样吗?直到今年三月三,我拉着一车人,从广西出发,一口气跑了800多公里去贵州玩,我才真正搞明白——电车跑高速,不是不行,而是你得懂它、适应它。
以前总觉得电车就是“城市代步工具”,续航虚标、充电慢、充电桩少,听起来全是槽点。可这次自驾游下来,我发现,很多所谓的“痛点”,其实都是“认知差”在作祟。就像当年大家说手机只能打电话,谁能想到现在刷剧、导航、点外卖全靠它?电车也一样,它不是油车的翻版,而是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你想用油车的逻辑去驾驭它,那肯定处处碰壁。但只要你愿意花点时间了解它,你会发现,它带给你的,远比想象中多。
电车自驾游,真能省下一大笔钱?
先说最现实的问题——钱。很多人说电车“省油不省钱”,这话放在几年前或许成立,但现在?真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们去贵州这一趟,全程790多公里,按油车算,每公里油费5毛,高速费5毛,加起来就得小一千。可我们开的电车呢?高速费照付,但电费?算下来才一百多块!你没听错,光是电费,就省了七八百。这还不算保养——电车没发动机、没变速箱,保养项目少得可怜,一年省下的钱,够充好几次长途电了。
我姐夫以前开油车回四川老家,1400多公里,油费+路费1300多。现在换电车,电费加路费不到一半。你说这钱省不省?关键是,现在的电车也不贵了。小鹏都降到14万多了,跟同级别的油车比,价格已经没差多少。你买电车,等于一步到位省了几年的油钱,这账怎么算都划算。所以啊,别再说“省油不省钱”了,那是老黄历。
充电真的那么麻烦?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糟
说到电车跑高速,最让人头疼的肯定是充电。网上一堆人说:“500公里续航,高速上300都跑不到,还得半小时一充,太耽误事!”这话听着吓人,但实际情况呢?只要不是节假日,真没那么恐怖。
我们每开2个半小时左右,差不多300公里,就进一次服务区。为啥?不是因为车没电了,而是人累了!一车五个人,坐久了谁不想上厕所、伸个懒腰、买包零食?充电的那二三十分钟,正好干这些事。我们一进服务区,先把车插上充电,然后该干嘛干嘛。等大家逛完一圈回来,车也充到80%了,拔枪走人,继续上路。这半小时不是“浪费”,而是“合理利用”。
我姐夫说,他以前开油车回老家要一天一夜,现在开比亚迪汉,也是一天一夜。虽然电车多了几个充电站,但因为是“碎片化”耗时,感觉上并不比油车慢多少。反倒是油车,加个油三五分钟搞定,但你总不能每两小时就加一次油吧?人总得休息。所以,电车的“慢”,其实是把休息时间“显性化”了,而油车是把休息和加油混在一起,显得快而已。
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高速上电车续航打6折是常态,100-110码开还算稳,想飙到120?那电量掉得比谁都快。而且,充电桩的“抢电”现象确实存在。你插着60KW的桩,结果旁边来个车,你的功率直接降到30KW,这谁受得了?虽然现在大部分服务区还不算挤,但等以后电车越来越多,这问题肯定会凸显。所以,规划好路线,避开高峰,选好充电站,是电车自驾的“必修课”。
电车跑长途,未来可期
总的来说,这次800公里的高速之旅,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电车的看法。它不是完美的,但它足够好。省钱、安静、加速快,这些都是油车给不了的体验。而所谓的“充电焦虑”,在合理的规划和利用下,完全可以化解。
现在充电桩普及得很快,连我们老家的小县城都有了,更别说318国道这种热门路线,充电站都成体系了。怕找不到桩?那真是多虑了。真正需要适应的,是你的心态——别把它当油车开,它有自己的节奏。
所以,电车到底适不适合跑长途?我的答案是:适合,但你得学会和它“相处”。它不会让你快,但会让你更轻松、更省钱。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当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你会选择电车还是油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