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车灯表现平平暗淡夜晚行车需注意灯光不足影响行车安全

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车灯表现平平暗淡夜晚行车需注意灯光不足影响行车安全

我一直觉得车灯这东西,其实挺无声的,但影响特别大。你也注意到没?大部分二十万以内的车灯都挺像样的,但一开夜路就知道,灯光暗得让人抓狂。今天就不用大话题了,纯粹从我自己用车体验出发,聊聊这款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的车灯。

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车灯表现平平暗淡夜晚行车需注意灯光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有驾

先说外观。整体设计其实挺普通的。日间行车灯是竖条形的,配上大灯,辨识度不高,但也算规矩。尾灯是个贯穿式LED灯带,毕业点儿颜色。车尾灯罩也是那种平庸的样子,没有任何炫酷点。底部有两个雾灯,后方刹车灯还在挡风玻璃上方,整体没有亮点。我有个惯,喜欢翻看相册,之前翻到一张照片,是朋友的老车,他那灯光明亮好多。灯罩也没做什么特别的设计。

说缺点吧,比亚迪低于二十万的车,灯功率都不大。优势嘛——省电。缺点就是真暗。夜间开车,压根都不太明显。尤其在柏油路面上,路面是黑色的,灯光被吸收一部分,效果更差。不是我吹,这点很多人都能感受到:路暗得像没灯似的。有一次高速上,天都黑了,只靠车灯照明显得吃力。灯光暗得要死,靠觉察灯光亮度分辨前方车流,要不就是心里紧绷,怕跟前面的人见面不认识。这事让我想到,我小时候开车,天黑只靠车灯、胆子大点,才不那么忐忑。

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车灯表现平平暗淡夜晚行车需注意灯光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有驾

而且,笛子们现在很多都减配了前雾灯。国家法规规定必须有后雾灯,前雾灯倒是个可选。价格嘛,也不贵,几百块买个带质量的雾灯其实也算投资。但问题是,许多厂家选择省略了,省那点小钱。特别是前大灯用的白色LED,雾天效果其实没卤素好的,反而反射漫散一团。你试想一下:雾天要走高速,浓雾里白光看上去像迷雾森林,光都散了。其实我觉得,搞得更合理点,配个黄色卤素雾灯效果会好不少,穿透力更强。

我刚才翻了翻车主论坛,发现不少人抱怨车灯太暗,尤其是没装前雾灯的。甚至有人私下改装,把原厂的灯换成更亮的LED,或者添个黄光灯泡。反正,我个人认为,灯光这种东西,还是得实在点。人家花了钱买个车,开夜路还得一直探灯,哪受得了?尤其是我有个朋友,他开车喜欢装那些酷炫的灯光,但实际上,过多的装饰会影响辨识度,尤其在大雾天。

说到灯罩,有趣的是,自己洗车时我会特别留意。那天我翻了下车灯,发现缝隙有点大。泥沙、灰尘都能跑进去,洗车时都要专门多冲冲。你知道的,泥沙留在缝隙里,不但影响光线,还可能导致灯罩老化或破损。这么一想,车厂也许在生产时为了压成本,没有考虑到后续清洗与维护的问题。

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车灯表现平平暗淡夜晚行车需注意灯光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有驾

我猜,很多厂家的设计其实也没想着用户的实际体验——更多是满足法规或节能指标。用料和工艺上,能节省就省,灯亮度和效果呢?大部分都在打折。你会不会觉得,有个灯光升级包其实挺刚需的?比如把原配的灯换成亮点的,或者加入一对能穿透雾的黄色灯,也没那么贵。

逻辑转弯一下,你会注意到吧?趁着这个话题,又想起之前路上看到的车,有人开车时双闪不停。双闪在雾天用多了反而会造成误导。标准做法是开启雾灯,尤其是前雾灯,不一定要大光明亮,但那效果明显。我的一个修理工朋友还说:雾天不用你双闪,是灯开着更安全。我自己其实也这么觉得。毕竟,不是点亮双闪就好;别人更得知道你在雾里了。

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车灯表现平平暗淡夜晚行车需注意灯光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有驾

说到这里,要不要试想一下,未来车灯还能变成什么样?我个人猜测,科技路上,除了亮度的提升,可能还会出现像光路成像那样的高级技术。到时候,车灯不单是照明,还能投影一些内容在路面上,比如车距提醒、道路标识等等(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实现起来,成本和安全评判又是一回事。

有个问题我特别想问你:你觉得,灯光亮度调节,是靠自动还是手动?我想,真正的老司机都喜欢自己调一些适合夜路的灯光,而不是只相信车上的自动感应。你说,要不要给车装个智能调光系统,或者说直接来个夜视辅助,或者再灵活点?反正现在技术在不断提升,只是要不要花钱、能不能用得顺手,才是关键。

2024款比亚迪宋pro dmi110公里超越版车灯表现平平暗淡夜晚行车需注意灯光不足影响行车安全-有驾

讲了这么多,其实灯光这个事,像个隐形的守护者。你在暗夜里行驶时,能不能保证,一束光足够亮,不会让你和对面司机都琢磨不透,这是基本吧?我想,你是不是跟我一样,觉得它们太暗,有点算了,凑合?还是会想着怎么自己动手术改一番。好啦,问题抛出来——你平时夜间使用灯光,最在意什么?亮度?耐用?还是其他啥细节?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