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华为握手深圳 汽车产业融合进入深水区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东风华为握手深圳 汽车产业融合进入深水区

传统车企掌门人与科技巨头创始人的这次握手。不同寻常。杨青与任正非。9月22日在深圳的会面。超越了普通商业会谈。这是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刻。

高层会谈释放深度绑定信号

任正非说得直接而深刻。“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这句话为双方合作定下了基调。安全至上。华为创始人很少公开谈论具体合作。这次破例了。

杨青明确表示东风将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协同。共同面对产业变革。东风需要华为的智能化技术。华为需要东风的整车制造经验。这是一种双向奔赴。

徐直军承诺华为将全力支持东风转型。会谈内容已超越技术层面。延伸到企业治理、运营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这种深度绑定。意味着双方合作进入2.0时代。

合作成果已经显现市场表现惊人

岚图梦想家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的MPV。上市110天订单突破5万辆。成绩单令人惊艳。这款车成功抢占国内35万元以上高端MPV市场。

东风华为握手深圳 汽车产业融合进入深水区-有驾

猛士M817表现同样抢眼。上市5小时大定订单超3700台。8月销量位列豪华新能源越野车第一阵营。这款车首搭东风与华为联合开发的天元架构。成为“含华量最高的智能越野车”。

东风旗下品牌全面拥抱华为。岚图、猛士、奕派甚至东风日产均已与华为签约。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已覆盖超过20家主流车企。合作车型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

合作模式创新成最大看点

华为目前通过三种模式赋能车企:零部件供应商模式、HI模式(Huawei Inside)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鸿蒙智行模式。与东风的合作主要采用HI模式。这种模式因不涉及车企主导权且渠道优势明显。被认为具有最大发展潜力。

但双方正在探索更深入的合作形式。东风猛士科技可能成为“试验田”。在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之外探索新模式。目标是实现 “1+1>2”的融合创新。

东风华为握手深圳 汽车产业融合进入深水区-有驾

9月19日。东风与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正式揭牌。双方将在车载软件、智能驾驶、AI泛场景应用等领域协同攻关。重点探索汽车向“具身智能体”的演进。这意味着合作已从技术应用延伸到基础研发。

从技术合作到管理理念融合

东风正在积极引入华为的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体系。重构研发与营销流程。这种“软件”层面的融合。比技术合作更深刻。

华为将全面开放自身流程与体系能力。东风引入华为的先进管理方法。双方从项目初始阶段即展开紧密协作。应用行业领先的产品开发与营销服务体系。

这种深度融合模式。既保留了猛士品牌的主体性。又注入了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核心能力。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认为。这为传统汽车企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智能化正成为汽车产业分水岭

东风华为握手深圳 汽车产业融合进入深水区-有驾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智能化成为决定车企胜负的核心引擎。东风作为汽车“国家队”。华为作为科技龙头。二者的深度合作具有标志性意义。

岚图汽车CEO卢放透露。2025年岚图全系车型都会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成为中国首个全品类搭载华为智驾的车企。奕派科技与华为合作的“DH项目”也在推进中。首款车型预计2026年推向市场。

东风汽车近期宣布成立注册资本84.7亿元的合资公司。主营智能越野车辆制造与销售。新公司聚焦猛士品牌。与华为深化合作。这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新的资本平台。

这场合作已超越商业范畴。成为观察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窗口。当传统制造底蕴与尖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彻底地。不可逆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