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李头刚搬新家,后头院子那儿停了辆看着亮闪闪的格瑞维亚。前阵子大雪,他拎着锹跟我闲扯,说家里添了丁,轿车一坐就喊挤,选车那会儿看了半圈,4S店跑得膝盖都软了,最后一咬牙,挑了辆MPV,“总比每回出去后备厢塞成面包堆强!”老李头乐呵呵地说,MPV才是有娃家庭的正道。
格瑞维亚这新一代,价码儿官方挂在三十上下,七个型——最低配到旗舰,差不多能砍下五万浮动。隔壁理个发的小孙最近家里车也快旧到年检不过关,去年冬天4S店里问两驱尊贵PLUS优惠出价,就下成了二十六万多,算上装个行车记录仪的钱也觉着不算贵了。
四周一看,人家格瑞维亚,个儿比老款更修长,车身差不多5米2,宽两米,轴距白白落下去,空间自然不用愁。上次洗车时,瞧见20寸大轮毂装着,显摆得紧——不过售后那师傅悄悄说过,20寸胎打气费劲,多出祸患。我插了句,17寸不安全嘛?大师傅嘴一咧:“小轮胎也不差,就是前端可能硬点,舒适性差那么一丢丢,普通家用行了。”
其实不少人怕MPV后排鸡肋,我也专门让三个麻将搭子试了下第三排,都175上下,腿头还有几厘米富余,头顶也顶不上天花板,他哥们还笑说比城里的老出租车宽松。后备厢原生五百多升,第三排全放来能给你鼓到两千多升,以前家里放童车、小板凳,怎么塞都不虚。
听说有个冷门故事,3月底的那天,老李头小孩生日,全家约着去郊外露营,第二排头等舱座椅滑下来,按摩带热风,媳妇差点没靠上就打起呼了——按摩功能别小看,腰椎间盘常年老毛病的人,试过才知道味儿。中控12寸大彩屏操作不算费劲,屋里的娃三分钟就把CarPlay连手机连通,喊着“老爸播个喜羊羊”就来了,HUD投影,方向盘电动加热这些以前老车都见不着的新鲜玩意,现在倒成家常便饭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最低配还是给你留了机械表盘那点情怀,机械党心里美滋滋。
说点养护八卦吧。销售嘴快:“后座空调过滤芯半年换,不麻烦,可别赖着不换,真堵了制冷和加热都受影响。”油电混动系统也算是一绝,大伙直呼省油。听微信群里一哥们儿吹,跑城区5.7升出头,进山路跑四驱高配也就6升多点儿。但开一阵,偶有车主反映悬挂偏硬,两三人觉得后排弹跳感比国产MPV显,“大概是偏日系风格吧”,修理工师傅用东北腔总结。
比亚迪的那辆“夏”,却带着一股本土气息下场。五款不同配置,价位更亲民,最低配二十五万不到。朋友家那位教美术的,他买了100KM超越型,说呗,配置可真敢给,什么电动侧滑门、隔音玻璃、智能驾驶都放上去。那天他一边擦桌子一边吐槽:“老板键、手机无线充电,还有车载小冰箱——夏天娃娃考试完就塞个冰汽水进去,那凉快。”
这车隔音用心,升级的版本材料厚实,跑高速娃睡觉不再被风声吵醒了。180KM顶配一上,副驾娱乐屏、吸顶屏、BOSE音响、氛围灯、可拆卸重低音,户外野餐拿出来追剧放歌,周末回家带娃玩变个新花样。他还掉包了方向盘加热功能,“东北冬天不冻手,花钱值!”就是后排空间比格瑞维亚略局促些,尤其第三排成年人久坐腰也酸。
动力总成方面,装的是比亚迪第五代DM插混,发动机1.5T,电机猛得很,系统和小电瓶两种纯电续航,最长那套电池说能跑上145公里(群里讨论,市区大热天开空调打点折扣)。云辇-C智能阻尼,自动调软硬,那技术可真巧,但群友自测告诉我,遇坑弹跳反而没想象的神奇。有个冷知识,夏用的智能防疲劳检测,前排坐久了提示“歇会儿喝口水”,不是唬人的。
还有个事故插曲。群里王哥一次停车没注意,自动侧滑门遇障碍竟然卡住没伤着人,前些时候铺天盖地推送夸这功能,大家反而都小心起来,没事不开全自动。至于高配的那个香氛系统和128色氛围灯,车友说有段子,专挑娃外婆坐在后排时怼亮全彩,老人家不认识,还以为车厢着火闪烁,小朋友倒特喜欢,时不时抢着切换颜色。
用车琐碎难免。一次赴乡下,夏的对外放电用来烧水,还能带电饭锅热粥。工地炸糊的兄弟偶尔用大电瓶临时救援。只是老张抱怨,后备箱上方挂衣钩居然缺了阻尼,重物拎久了晃得心慌,这类细节在群里吐槽不断。
两车对比,经常半夜微信群拉群聊,有嫌格瑞维亚贵但稳扎稳打,有夸比亚迪夏花样配置多但小毛病偶尔冒头。到底怎么选,见仁见智。前阵子刮台风,老李头说,格瑞维亚打着双闪稳停车,孩子在后排睡得香,也许每个家的答案都藏在这样的碎片日常里了。
信源窜来串去:理过发的小孙、售后修车师傅、车友微信群、表哥家的美术老师加上永远吐槽点细节的老张——这些车子背后的故事,比技术参数单有意思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