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灰色车身平稳滑过街道,车顶的激光雷达缓缓转动,这座千年古城的地平线上,一场移动的科技展廊正在西安街头徐徐展开。
晨曦初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尚业路旁,一辆银灰色小巴安静停靠。车身“自动驾驶小巴接驳体验”字样在晨光中泛着微光。上班的李女士轻点手机完成预约,扫码上车,车厢内电子屏实时显示着路况信息、交通灯状态、车辆运行数据——这是西安市民日常出行的崭新画面。
在秦汉新城的秦文明广场,自动驾驶观光车正载着游客穿梭于历史遗迹之间;在渭河生态景观带,无人移动零售车装载着秦汉文创纪念品,在人流热点地段开启“文旅+科技”新零售模式;在产业园区,无人驾驶环卫车代替传统人工完成道路清洁、洒水、消杀工作......
01 西安优势:硬科技之城的产业生态
作为硬科技之都,西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早已展开。2019年,西安高新区就与中兴通讯、西安移动签订5G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构建5G商用实践和创新技术优势。
陕西移动在2017年西咸新区举办的“西部云谷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为智慧园区建设树立了新标杆。该园区是西咸新区双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核心,曾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青年创业园区等多项国字头授牌。
如今的高新区云汇谷产业社区,已汇聚阿里巴巴丝路总部、易点天下、科大讯飞等110家企业,吸纳专业人才超1.2万人,形成以软件与电子信息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这一产业生态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丰沃土壤,让西安在智慧交通赛道加速前行。
02 移动科技展廊:无人接驳车的真实体验
“车辆行驶平稳,比我预想的要智能得多。”这是许多乘客首次体验西咸新区无人小巴后的共同感受。在沣西新城,自动驾驶小巴已成为连接西咸医院、沣西新城管委会、沣西文化公园等人流集中站点的重要纽带。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每辆小巴均配有安全员,按下自动驾驶按键后,车辆便进入自动驾驶模式。小巴行驶过程中,在遇到转弯、刹车、停靠站台、通过十字路口、避让行人等路况时都能精确有序处理。
“能上路就证明车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我对国产技术有信心。”有市民表示。这些L4级智能网联接驳小巴由沣西新城联合商汤科技西安研究院共同开发,自2022年11月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运行后,每辆车平均自动驾驶里程已超10万公里,共接待乘客约3万余名。
技术细节令人惊叹:小巴搭载了2个视觉相机、2颗毫米波雷达以及3颗激光雷达,能够依靠融合感知算法识别车道线、路边沿、可行驶区域、行人、车辆、非机动车等复杂道路信息。
家住城市周边的李女士深有感触:“平时打车、叫车都不方便,但无人驾驶车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弥补城市叫车难的空缺。”
03 智慧神经末梢:5G路灯的隐形革命
无人接驳车流畅运行的背后,是一场5G路灯引领的基础设施革命。在西安街头,看似普通的路灯杆正变身“智慧神经末梢”。
这些灯杆集成了5G微基站、边缘计算设备、路侧感知单元,构建起车路协同的“智慧神经末梢”。它们让道路“会思考”、让车辆“会交流”,为自动驾驶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宜宾三江新区的示范项目中,中国联通5G智能车联网业务系统实现了小于500毫秒的低延时数据传输,提供超过1000Mbps的大带宽视频数据通信。通过5G网络切片专网,无人车与云端监管平台之间可进行小于200毫秒实时数据交互。
在苏州高铁新城,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在8.4公里的一期智能网联公共测试道路上,完成了国内首个基于5G无线空口的车路协同多业务验证。
西安的实践同样令人瞩目。在秦汉新城,为实现安全、高效的“轨道式”公交新模式,计划在2025年前完成1140路等4条公交线路的网联化升级,主要包括在42台车辆加装辅助安全驾驶车载终端,164.8公里路侧改造,85个智慧站台部署一体化预警设备。
04 十大场景落地:自动驾驶的西安实践
2023年6月,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发布自动驾驶十大应用场景,全面展示了自动驾驶技术在西安的深度应用:
智能网联公交:打造“轨道式”公交新模式,实现超视距感知、盲区预警等功能
自动驾驶出租:在秦创原·渭河科创带区域投放30辆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实现“网约车”服务
自动驾驶观光游览:在秦文明广场等景区投放自动驾驶观光车,实现古今科技梦幻联动
无人环卫清扫:2025年前实现城市道路全覆盖
无人末端配送: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自动驾驶水上观光清洁:在渭河湖泊湿地公园等水域布设无人驾驶船
自动驾驶短途接驳:打造2条总长约40公里的接驳线路
无人零售:打造“移动新零售”和“文旅+”样板
无人巡逻:满足多领域7×24小时巡逻需求
辅助泊车:实现无感支付等便捷功能
这些场景不仅是技术创新,更是对产业生态的全面重塑。在秦汉国际马术中心、大秦文明园等景区周边,5G无人巡逻车将自动驾驶与文物保护、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应对各种恶劣天气及低照度环境。
05 未来图景:从示范走向全域
今天,当你漫步西安街头,可能会遇见一辆没有驾驶员的接驳车从身旁平稳驶过;在渭河生态景观带,无人移动零售车装载着秦汉文创纪念品在人流热点地段提供服务;在产业园区,无人驾驶环卫车正在完成道路清洁工作。
这些场景不再是未来幻想,而是西安市民的日常体验。
在沣西新城,三条自动驾驶小巴每天7:30至19:30运营,线路双向约25公里;在秦汉新城,计划2025年前实现全域道路开放,让自动驾驶车辆畅行无阻。
西安的自动驾驶版图正在加速扩展。秦汉新城计划在秦创原·渭河科创带区域投放30辆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随机地点上下车的“网约车”服务,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化应用路径。
高新配套云汇谷产业社区近期获评“市级成长型跨境电商产业园”,将打造跨境电商孵化中心,构建多方联动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为自动驾驶产业提供更广阔的生态支撑。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