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是怎么了?
别看他平时一副稳重的样子,今天的俄罗斯简直让人眼镜都要掉地上。
你可能没注意到,俄罗斯政府最近突然宣布的一项政策,几乎把中俄合作的基础打了个大洞,特别是那些曾经在俄罗斯市场风头一时无二的中国车企。
你能想象吗?
那些曾经以价格杀手身份,迅速占领莫斯科大街小巷的中国车企,如今却因一纸新政陷入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事儿从去年开始说起,俄罗斯市场一片混乱,西方车企纷纷撤出,俄国市场几乎变成了中国车企的试验田。
本来,整个市场的空缺让中国车企一度坐享其成,从奇瑞到吉利再到长城,无不借此机会成为了街头巷尾的常客。
从2021年开始,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从不到10%暴涨至2024年的61%。
这感觉,简直就像是进了一个篮球场,所有球员都变成了中国队,风头之劲,谁能不羡慕?
可在于,俄罗斯这帮家伙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就在中国车企准备扩展市场,甚至在考虑在俄罗斯建立更多工厂时,普京突然一抬手,出了一道令全球车企震惊的限行令平行进口受限、外资车品牌的报废税提高,并且开始大力支持Lada等本土品牌。
这一下,你能看到中国车企脸上的表情变化吗?
好像是突然被灌了一杯冰水,愣是没反应过来。
Lada的销量,几乎是转瞬间反弹34%。
你敢信吗?
本来一个有着中国价格的中国品牌,在短短时间内因政策调整几乎掉了个大跟头,销量下滑、库存堆积,网点收缩,局面惨不忍睹。
要知道,中国车企原本以平行进口、性价比高等优势一度在俄罗斯占据了制高点,可现在这优势嗯,突然之间,变成了一个笑话。
就这样,普京说放手就放手,丝毫不留情面。
其实,俄罗斯政府的做法并非毫无理由。
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产业脱钩让俄罗斯本土制造业不堪重负,而汽车产业,作为最直观且能快速展现效果的领域,显然成了优先扶持的对象。
在俄罗斯政府看来,搞定车企市场,能够迅速刺激国内经济,那还能不动手?
不过,这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打击可不是一般的大。
曾经在莫斯科街头叱诧风云的奇瑞、吉利、长城,忽然之间像被重重一击,销量急剧下滑,整个战略布局也变得岌岌可危。
这种变化,简直就像是从热锅上的蚂蚁变成了冰箱里的冷冻鱼完全不知所措。
从背后看,这一系列调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大的隐患:政治博弈的复杂性。
中国车企虽然以价格和性价比占领俄罗斯市场,但根本缺乏深入的本土化布局和政治支持。
没有当地的深厚根基,也没有类似西方品牌那样的政治保护伞。
这就意味着,等到政策风向一变,一切的完美计划就成了泡影。
再看社交媒体上的反响,俄罗斯的消费者大多数人并不买账。
一边是新政策,另一边是低价王者中国车企的突然停滞,用户的情绪堪比比赛中的急刹车。
那些习惯了高性价比和亲民价格的俄罗斯人,这回反而开始怀疑中国车企的稳定性,甚至开始转向本土品牌Lada。
我们再不妨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车企接下来的选择。
一个依赖单一市场的策略,能走多远?
俄罗斯,曾被视作庞大市场,如今却成了一个大坑。
没有多元化布局,政策瞬息万变之间,市场份额可能在一天之内灰飞烟灭。
是时候调整战略了,不是吗?
中国车企不仅要把眼光放远,更要警醒:不能把赌注都压在一个战场上。
否则,下一次普京突袭来临时,又有谁能躲得过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