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N6内饰外观亮相,估计也快上市了,但是预估12-15万的售价我觉得还是偏高,消费者期待值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

日产N6内饰外观亮相,估计也快上市了,但是预估12-15万的售价,我觉得还是偏高,消费者期待值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

我最近一直盯着一些新车消息,算是看到汽车圈新动态中一枚小鲜肉——日产N6。你知道,这个牌子我一直觉得挺靠谱的,毕竟日产在品控上名声还可以。N7的表现也让人觉得它还是有点潜力的,月销一度冲破万辆关口。N6要是想复制N7的成功,要考虑的方面可不少。

日产N6内饰外观亮相,估计也快上市了,但是预估12-15万的售价我觉得还是偏高,消费者期待值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有驾

先说说它的外观和内饰。从亮相的图片看,N6偏向于轩逸风格可能这是厂里有意为之,毕竟轩逸销量火得不得了,消费者对它的认知也很扎实。尤其是从侧面看,那线条和庞大的车身比例,确实像极了一个成熟版轩逸,稳重不抢眼,没有特别新奇的设计感。就拿10分打分的话,我觉得它可能也就6分,意思是还算及格。没有让人一见钟情的冲动,也没有哇,好喜欢的感觉。

作为新能源车,内饰也没有太多新意。悬浮中控屏、小巧的液晶仪表盘、怀挡设计,确实符合现在的标配趋势,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像是灯光暗一些,看起来更想要点豪华感,可奈何配置实在普通。浅色内饰的话还算友好,看起来会舒服一些,黑色的容易压抑,坐 inside总觉得像在库房里。这种感觉让我有点:这车是不是只是要走耐看路线,没打算给消费者带来惊喜。

说到等待嘛,心里还是有点矛盾。日产作为合资品牌,质量是有保障的,尤其是在车身及技术的稳定性方面。N7的好口碑让我觉得它还算靠谱,面对市场上的鱼龙混杂,考虑到品质,还是值得等的。但问题是,要不要等?我翻查了下资料,刚上市的启源A06(对,就是那个‘小可爱’,估计预算在12万左右)在同一细分市场表现得还不错,尺寸比N6大,看起来也更潮。它还搭载了长续航增程,续航多出100公里左右,价格区间还比N6更优。而且,配置上也比N6更时尚,中规中矩的车身、豪华一点的内饰、还带激光雷达的版本,好像都已经在市场上站住脚了。

日产N6内饰外观亮相,估计也快上市了,但是预估12-15万的售价我觉得还是偏高,消费者期待值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有驾

简单算一下,价格如果真在12-15万区间,对于消费者来说,突然觉得还真不值等。那如果N6的价格最高能卖到12万以内,起步价不要超过9万,倒是更合理。否则,不用等,直接摁在地上摩擦,市场上早就有更具竞争力的选择了。

我好奇,大家会不会觉得,这车到底有没有惊喜点?除了外表稳重,我猜它对动力、悬挂、辅助驾驶这些细节还不清楚。比如悬挂,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算它用的可能还是传统的麦弗逊悬挂,跟启源A06用双叉臂后悬挂比起来,差距还挺明显。对于一款定位偏向家用的车,悬挂调校会不会偏软,乘坐体验到底好不好,这个确实有点悬念。

再说说辅助驾驶,亮相的图片没有激光雷达,可能只装备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也未见消息,不知道会不会有点落后?毕竟,别人的激光雷达都快普及了,国产一些车也在逐步完善驾驶辅助系统。虽然我没细想过这个问题,但估计成本和技术面也有关系。有点担心,若没有配备一定的感知能力,距离自动驾驶或部分辅助驾驶的高端化,还是有点远。

日产N6内饰外观亮相,估计也快上市了,但是预估12-15万的售价我觉得还是偏高,消费者期待值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有驾

内饰方面嘛,用料和做工也是一个重点。虽然车价在这个区间,但合资品牌还是希望在软质材料和细节处理上多下一些工夫。我觉得软包材料、缝线工艺、装配细节,还是要表现出点豪华感。这也是考验日产品牌在国内市场竞争力的一环。

还差一点,价格问题真是关键。如果标价在12万到15万之间,恐怕市场反应会差不多:不值得等待,门槛有点高。毕竟市场上早有同档次更亮眼的车型。要是真能在配置、价格上做得更迎合点,比如入门价9万多,顶配不超过12万,反倒更容易被接受。

日产N6内饰外观亮相,估计也快上市了,但是预估12-15万的售价我觉得还是偏高,消费者期待值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总结一下——其实今天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自己又陷入担心市场反应的迷茫。没有尖叫的设计,没有特别亮眼的配置,实际体验又不确定,这车除了稳重两个字,像没太多突出的优点。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挑剔,反正我觉得市场需要的是真实的性价比。

下一步它应该怎么做?保持品质、调低点价格、甚至在配置上多加点惊喜吧?不然市场会告诉我们:只靠稳重撑门面,始终是走不远的。

日产N6内饰外观亮相,估计也快上市了,但是预估12-15万的售价我觉得还是偏高,消费者期待值或许会因此受到影响-有驾

你觉得,如果它未来真标价在十万出头,你会考虑进去吗?或者说,你更希望看到哪些新意在它身上?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