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环路上跟了辆没挂牌的Model Y跑了三个红绿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前脸那条灯带没了,车顶也不是玻璃的。后来才反应过来,这就是马斯克憋了半年要放的大招:24万就能提的标准版。副驾那哥们摇下车窗问我:“这车是不是出事故了?”我只能摆摆手,心说你可能不知道,特斯拉这次是真打算重新定义什么叫“够用”。
外观的变化藏不住。贯穿式灯带直接砍掉,换成Model 3那种分体式大灯,前保险杠线条也收敛了不少。车顶从全景天幕改成封闭式,轮毂从19寸降到18寸——表面说是优化风阻,实际上滚动阻力确实能降几个点,只是看着没那么唬人了。风阻系数倒是保持在0.23Cd,这点功力还在。
钻进车里更明显。中控屏从16英寸缩到15.4,这差别其实不大,但后排那块屏直接省了。方向盘调节从电动改手动——这个动作让不少老车主在论坛里开始嘀咕。座椅面料从皮质换成织物,HEPA滤芯降级成普通滤网。不过后备厢那2.12立方米的空间还在,该装的东西一样装得下。
几样核心的东西没动手。电池管理系统还是原来那套,EPA续航大概370公里左右,250kW快充功率保留着,半小时能从20%充到80%。前保险杠的摄像头都在,基础Autopilot功能能用,只是FSD那套没给——说真的,买这价位的车,又有几个人会再掏六七万去订阅那个?
海外定价3.99万美金,按上海工厂的生产节奏推算,国内落地可能就24到26万。这价位现在是比亚迪唐EV和小鹏G6在守着,特斯拉挤进来,局面大概会有些变化。唐EV续航和配置都给得足,小鹏的智能座舱也有两把刷子,但特斯拉那张超充网络的牌和二手保值率,似乎还是能占点便宜。
德州工厂据说预留了30%产能给这款车,目标月销2万辆。按特斯拉以往的节奏,产能爬坡期多少会有些小问题要调,早期车主或许得当回“测试员”。而且10月先供欧美市场,国内可能要等到明年一季度,这时间差会不会让对手先调整策略,不好说。
有份调查提到,大概七成潜在买家之前就是卡在价格上,没下手买现款Model Y。这批人对天幕、电动调节这些配置的执念或许没那么深,更看重的是特斯拉的充电生态。开电车跑长途,充电桩密度有时候比续航多50公里管用。
车身结构没动,碰撞测试该五星还是五星,气囊数量也没缩水。18寸轮毂虽然朴素,但风阻系数守住了,实际能耗表现大概率不会掉链子。NVH性能还做了优化,隔音这块倒是没糊弄。
这车合不合适,得问自己几个问题:能不能接受没天幕的车顶?织物座椅过不过得了心理那关?后排乘客会不会因为少块屏幕不乐意?这些要是都能接受,24万拿个特斯拉的入场券,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新能源市场变化快,今天看着划算的配置,半年后可能又是另一个故事。要不要当首批车主,这事儿还得自己掂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