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怪事儿,特邪门。
搁以前,你要是揣着二十来万问我买啥车,我能跟你从帕萨特的“德味儿”聊到凯美瑞的“省心”,唾沫星子横飞,半天不带重样的。
可现在你再问,气氛就有点尴尬了,话到嘴边都得转个弯。
为啥?
就上个月,光比亚迪汉唐这俩兄弟,吭哧吭哧卖了50326台。
这数字往桌上一拍,整个20万级别的合资车阵营,鸦雀无声。
这已经不是什么“狼来了”,狼都已经在你家炕上盘腿坐着,问你晚上吃啥了。
说真的,我那台老油车最近天冷,早上点火抖得跟得了帕金森似的,看着比亚迪这数据,再瞅瞅我这油耗,我承认,我酸了。
想当年,一个大众标抠下来都能当传家宝,开个本田雅阁出门,那都算是小康之家的标配。
那时候的合资车,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就像是守着金饭碗的包租公,每个月等着收租就行,压根不琢磨什么技术创新。
可他们忘了,租客,是会长大的。
当2025款的汉唐揣着那个叫DM-i 5.0的玩意儿冲出来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这东西简直就是个bug,一台快五米长的大轿车,亏电油耗给你干到3个字头,比我楼下大妈买菜的飞度还省。
这上哪儿说理去?
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练了一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激光枪,游戏规则都给你改了。
我仿佛都能听到那些合资品牌工程师心里的呐喊:这不科学!
当然,肯定有人不服,后台天天有人杠:不就是堆料嘛,冰箱彩电大沙发,搞得跟KTV包厢似的,有啥技术含量?
这话要是放几年前,我敬你是条汉子。
但现在还这么说,就有点“何不食肉糜”了。
比亚迪真正让对手胆寒的,不是它给你堆了多少料,而是它用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把油耗、性能、智能体验这些看似矛盾的东西,给你捏合到了一起,然后用一个你无法拒绝的价格,甩在你脸上。
云辇-C、天神之眼,这些以前听着跟玄幻小说里的词儿似的,现在全成了标配。
这就让合资车的处境变得无比尴尬。
你跟它谈省油,它没你电车省;你跟它谈性能,它零百加速被按在地上摩擦;你跟它谈智能,它的车机卡得能让你当场出家。
最后,它只能弱弱地跟你提一嘴“品牌底蕴”和“操控质感”。
可这年头,年轻人还信这个吗?
他们生在互联网时代,见惯了国产手机把苹果三星拉下马,他们更信赖实打实的技术和体验。
你那点所谓的“祖传高级感”,在绝对的实力代差面前,显得特别苍白无力。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市场话语权的转移。
汉唐家族累计销量干到165万台,这不仅仅是个数字,它是一个信号。
它告诉所有人,在20万级这个汽车市场的“天王山”上,中国品牌已经把旗子插上去了。
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王者,现在只能降价、减配,退到下一个山头去苟延残喘,新能源汽车的这把火,算是彻底烧旺了。
所以啊,现在别再预测明年谁是老大了,这牌桌早就被掀了。
以前的同花顺,现在可能还不如一张3管用。
接下来最有意思的,是看那些曾经的“赌神”们,是选择体面地站起来走人,还是趴在地上,学着打几把咱们这的新式斗地主。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