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近发现一个怪现象没?现在不少新能源车,油箱竟然比传统燃油车还大!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油箱足足65升,比很多燃油车都大,满油满电续航直接冲到2000公里。这新能源车,咋越来越“油”了呢?
这可不是个例,吉利、理想、魏牌等品牌的很多车型,油箱都比同级别燃油车大。就连越野车,比亚迪豹8的油箱都快赶上奔驰G了。这到底是车企搞错了方向,还是真有门道?
其实啊,这背后是车企为了解决大家的“续航焦虑”。纯电动车虽然省钱、提速快、静音,但续航和充电速度一直是痛点。想想春运时,高速上那些电量耗尽的纯电车,排队充电,补能时间被无限拉长,优势全没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车企们想出了加大油箱的办法。电池技术进步了,能量密度提高,体积缩小,腾出来的空间正好可以装更大的油箱。这样一来,混动车型就能跑得更远,缓解大家的续航焦虑。
看看现在混动车型有多火,前五个月插混卖了126万辆,增程式也卖了42万辆。各大车企都在卷续航,加大油箱成了直接有效的方法。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65升油箱,比很多燃油车都大,满油满电续航2000公里,谁看了不心动?
不过,这大油箱也不是没有缺点。头疼的就是亏电油耗。当电池电量不足时,混动车就变成了“油车”,油耗会飙升。有些车型的亏电油耗甚至接近燃油车的水平。所以,如果你不想“花电车的钱,跑油车的油”,记得经常充电,别让电池“饿着肚子”跑路。
还有一部分车主,把混动车型当燃油车开,长期不充电。这种使用习惯不仅会加速电池老化衰减、缩短使用寿命,一旦电池出现故障,高昂的更换维修成本更会带来经济压力。
车企在满足我们需求时,还对我们进行利益收割。大油箱的新能源开发成本比纯电新能源价格低,意味着终端售价也会降低,再加上各种补贴,很轻松的就让我们激情下单,可车买到手才发现,混动系统结构复杂,后续保养费用比纯电车贵,买车时省的钱,在后面保养又搭进去了,这就导致我们看似占了便宜,实际用车成本更高了。
所以,新能源车搞大油箱,到底是续航救星还是伪电动骗局?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过渡方案。在充电设施和电池技术完善的未来,新能源车肯定会彻底电动化。眼下这油电通吃的设计,给了我们灵活选择,也让车企在市场里有了更多竞争空间,算是给新能源发展增加了方向。
买混动车得自己算账。油箱大续航长,但保养费可能比纯电高,电池衰减快不快也不好说。有人图方便选大油箱,有人嫌麻烦选纯电。厂家一边说环保一边装大油箱,消费者到底该信谁?反正现在选车,得把充电条件、日常路线、油价这些都算清楚,别光看广告说的2000公里。
混动车市场现在是真热闹,油箱越做越大,技术越卷越猛。但仔细想想,这到底是为了用户好,还是车企在政策缝隙里找活路?反正现在买车,得自己多对比数据,别被各种参数绕晕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