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爵MG4联手OPPO推新纯电,两厢车市场变天?
前阵子,楼下小区保安还在和我唠叨,说家里那台海豚跑了一年多了,毛病倒没啥,就是觉得身边越来越多人盯着两厢纯电。结果这不,上汽名爵最近就带着全新MG4杀出来,还和OPPO玩起了“跨界”。预售价一出——7.38万起头到10.58万封顶,直接冲着比亚迪海豚去的架势。
说实话,这价位区间搁以前,你要找个空间大点、配置齐全、续航靠谱的两厢纯电,还真得绕好几圈。可人家MG4这次上来就喊,要做十万以内最能打的那种。你别说,他们还真有点底气——毕竟之前整个名爵七款车型加起来,一个月都没卖过一万辆,人家海豚单月六月都卖出去18106台。这回呢?MG4想靠什么翻身?
首先得提OPPO那个事儿。之前群里老张买过上一代MG,说车机用起来跟手机八百年前一样死板,导航卡顿、APP少得可怜,有时候连蓝牙都掉线。他们还搞过一次维权,把销售经理都逼急眼了。这回据说是痛定思痛,把OPPO拉进来整合车机系统。不光是常规那些导航音乐,现在还能用手机语音提前热车开空调,还能无感互联共享流量,甚至手机上的APP也能直接投屏过去。我试了一下朋友的新车,用的是高通8155芯片+15.6英寸2.5K大屏,比我办公室显示器清楚多了。
再一个就是续航问题。有段时间我们市区经常堵,一辆纯电冬天耗电吓人。我邻居买的老款某品牌,两天一充愁死他。而这次MG4据师傅讲(他修过几台试装版),实测下来10度多一点每百公里,用42.8或53.9度的半固态/液态混搭电池,可以跑到437km或者530km左右。六合一驱动系统听起来玄乎,其实意思就是把原本分开的几个部件塞一起,不但省空间还能提升效率。据说极速160码,不过咱这种日常通勤基本用不上那么快。
热管理也是门学问。有一年冬天下雪,我同事开别家的国产新能源,上高速空调根本不敢开,大冷天冻成狗。他们那套分体式热泵很鸡肋。而现在这个所谓“一体式热管理”,听维修站师傅吹牛,说里面用了稀土合金材料,各模块温控范围宽,从零下三十五度到夏天暴晒都能扛住,比传统系统省不少空调功耗,据他们自己号称冬季制热效率涨30%。不过这些数据嘛,也就当个参考吧。
安全方面,有次看碰撞视频,新出的CTB结构确实结实,据销售顺嘴透露扭转刚性31000N·m/deg,在50码侧撞时只变形3毫米出头,这在同级算挺猛。另外今年九月份会上市全球首批量产半固态电池版本,这东西抗压强、寿命长、不怕极端温差,我朋友圈有个搞动力研发的小哥也夸它耐造。不过具体表现咋样,还得等实际用户反馈才知道水深浅。
再聊聊日常体验吧。我上周特意溜达去店里摸了一圈,新款尺寸4395×1842×1551mm,看着比照片敦厚些;轴距2750mm坐进去腿部宽敞感明显,不像某些紧凑型后排局促。据销售介绍副驾腿部409mm宽度,加上984mm后排空间,就算180cm的大块头坐进去也不会顶膝盖;后备箱471L容积外加三层立体设计,下沉储物98L,对应平时超市采购或者短途露营绰绰有余。一键放倒二排座椅后铺床垫,小情侣自驾游妥妥够睡俩人(面积1.87㎡)。
舒适配置这一块,全景玻璃顶带遮阳帘(紫外线隔绝99%),方向盘加热+前排吸风座椅,都给配齐了。360°影像透明底盘这些功能已经见怪不怪,高配还有高速NOA辅助驾驶,不过咱普通工薪族其实很少真正用得到这么智能化的一套东西。有趣的是有人吐槽无线充太挑位置,只要手机壳厚点偶尔会断触,这是小细节但挺烦人的,还有朋友反映主驾杯架偏窄,大瓶饮料容易晃洒——希望改款注意一下呗。
对了,今年春季换挡机构出了个小插曲:早期展车部分旋钮松动,被微信群里的老司机发现反馈给厂家,很快召回升级了一批。所以买早期现货记得查查有没有免费更换记录,以免行驶中误操作影响安全。有传言称官方考虑未来OTA解锁更多隐藏功能,比如自动泊入离位啥的,但目前只能期待更新推送速度快一点啦……
最后八卦一句:虽然国内销量远低于海外市场(欧洲去年24万辆,中国才7万多),但由于关税变化等因素导致整体滑坡16%,所以厂方特别重视国内渠道建设。这波与OPPO合作,不仅仅是技术互补,更主要看中了其强大的线下门店网络和传播资源。不久之后可能真会在你家附近商场看到“手机+汽车”联合体验馆,到时候路过可以顺便蹭蹭冷气喝杯咖啡看看新鲜玩意儿,也算生活添点乐趣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包含产品发布说明及部分业内人士闲谈,如需详询请联系相关品牌官方渠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