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广州与韶关的高铁线路以京广高铁武广段为核心通道。
京广高铁武广段(武汉至广州)全长约1068.6公里,其中广州至韶关段约22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武广高铁
该线路于2009年开通运营,是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港澳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2024年6月起,武广段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常态化运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最高试验时速达385公里,线路设备性能提升显著。
目前,广州至韶关每日开行超50趟高铁列车,覆盖早6点至晚9点全时段。从广州南站出发的直达车次(如G6034、G1126等)最快约52分钟抵达韶关站,二等座票价约104元。
若从广州北站出发,直达车次(如G1406、G1302等)仅需39分钟即可到达韶关,进一步压缩了时空距离。
以G1406次为例,其07:50从广州北站发车,08:29抵达韶关站,全程仅39分钟,日均客流量超8000人次。
2024年提速后,武广段列车运行图优化,高峰时段发车间隔缩短至8分钟,运输能力提升4.2%。例如,武汉至广州的标杆车次G875次仅需3小时24分钟,其中广州至韶关段运行时间较提速前缩短约10分钟。
这一调整不仅提升了长途客流的运输效率,也为广韶短途通勤提供了更多选择。
武广高铁
经济与社会价值:交通动脉驱动区域发展
京广高铁武广段串联了广州天河CBD、韶关芙蓉新区等经济节点。数据显示,2024年韶关承接广州产业转移项目超80个,协议投资额达120亿元,其中60%的项目依托高铁实现人才、技术快速流动。
韶关丹霞山、南华寺等景区通过高铁与广州客源市场深度绑定。2024年“五一”假期,韶关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5%,其中68%的游客选择高铁出行,广州至韶关高铁票提前10天售罄。
高铁的“快进慢游”模式,推动韶关旅游收入从2019年的5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20亿元,年均增速超12%。
京广高铁沿线的英德红茶、乐昌香芋等农产品通过高铁冷链物流实现“朝发夕至”。2024年,韶关农产品通过高铁运输的销售额达18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60%销往广州及珠三角地区。
京广高铁
未来展望:构建多层次交通网络
目前,广州至韶关已开通“高铁+公交”无缝接驳线路,如韶关站至丹霞山景区的旅游专线每15分钟一班,车程仅40分钟。未来计划开通广州北站至韶关的城际列车,进一步缩短主城区与韶关的通勤时间。
针对广韶短途客流特点,铁路部门可试点“公交化”运营,如增开早高峰7:00-9:00时段的直达列车,将发车间隔压缩至5-8分钟。同时,推出“月票制”“计次票”等灵活票务产品,降低通勤成本。
京广高铁武广段作为广韶交通的“黄金走廊”,以39分钟的最快直达时间(广州北至韶关)和日均超50趟的密集班次,支撑着两地经济、旅游、人才的高效流动。
未来,广韶将进一步融入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