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老陈上周提了辆合资SUV,落地28万。提车当天他拍着方向盘苦笑:“销售说这车标开出去有面子,结果续航虚标、车机卡成PPT,充电比老牛拉车还慢!”——这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你肯定见过这样的朋友:月薪8000硬上宝马3系,就为进小区时邻居多看一眼;住老小区充电困难,仍跟风买电动车,结果因续航焦虑忍痛赔钱转卖;全家一年开不了三次7座车,却硬着头皮买坦克500,油费比午饭还贵。
“开国产车=没面子”的观念根深蒂固。有车主吐槽,亲戚聚会时开合资车被夸“有眼光”,开国产车却被问“是不是钱不够”。月薪8000的年轻人贷款买宝马3系,就为进小区时“邻居多看一眼”。某豪华品牌入门电车续航仅400公里,充电功率不到100kW,价格却比国产同级车贵10万。销售一句“这标值5万”,立马有人掏钱。
中国消费者对“大车”的执念让车企嗅到商机。“轴距不加长,销量就凉凉!”2024年SUV销量占比超45%,哈弗H6、理想L9等“大块头”常年霸榜。但现实很骨感:多数车主每天独自通勤,7座车油耗高、停车难,最后三排座椅沦为杂物堆。有网友自嘲:“买辆坦克500通勤,油钱比午饭还贵。”
走进4S店,10个顾客里9个先问“有没有全景天窗”,只有1个会看安全配置。真皮座椅、后排加热、超大屏幕被捧成“必选项”,可实际使用率低得可怜。有车主坦言:花上万加装的全景天窗,一年开不到5次;号称提升舒适度的座椅通风功能,最终沦为鸡肋。某4S店销售透露:“10个客户里,9个先问有没有天窗,只有1个会看安全配置。”
有人进4S店第一句话:“除了BBA(宝马、奔驰、奥迪),其他不看!”某豪华品牌入门电车冬季续航腰斩,充电慢,二手贬值60%。反观12万的比亚迪海狮07 EV,全域800V快充、城市NOA智驾全配齐。车标会过时,技术才保值——可惜很多人至今不懂。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量产交付,续航突破1000公里;比亚迪刀片电池成本降30%,事故率比燃油车低50%。华为ADS 3.0实现2000公里零接管,小鹏XNGP城市接管率0.13次/千公里。当合资车还在用5年前技术割韭菜,国产车早已换道超车。
某日系混动电车三年贬值60%,而比亚迪汉二手价依然坚挺。国产新能源车年均贬值率比合资低20%-30%。更残酷的是:你花30万买的德系电车,冬天续航打五折;同价位国产车已实现10分钟补能300公里。
有车主卖掉宝马5系换国产新能源,省下的油费够给孩子报两年钢琴课。理想L9车主王先生直言:“三年工资贷款购入奔驰E级,养车成本高到想哭。”当95后开始用“时薪”衡量用车成本,当新能源车将百公里电费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实用主义正在瓦解面子工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