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过电动车的朋友可能都有这种体验:明明车速不快,胃里却翻江倒海。最近滇西有位咖啡种植户买了辆新能源车,结果全家出门时小孙子吐得厉害,现在这车只能用来拉货了。但有个新消息挺有意思,某款电动车在碎石路上测试时,放在座椅上的水杯居然只晃出两圈波纹,而其他车型的水早就洒了一半。
这次测试搞得很专业。工程师在车里挂了风铃,摆了钢珠,还找来二十个容易晕车的志愿者。最让人意外的是,有辆测试车过弯时风铃几乎没响,仪器显示它的横向摆动比普通车少四成。这就像骑自行车,有人摇摇晃晃,有人却能单手扶把稳稳前进。你知道为什么这款车特别稳吗?秘密藏在底盘里。
普通电动车像踩着弹簧鞋,一蹦一跳的。但测试中表现最好的那款车,悬架里装着会思考的减震器,每秒钟能调整五百次。压过坑洼时,它就像会轻功的师傅,脚尖一点就过去了。电池平铺在底盘正中间的设计也很关键,这就像挑扁担,两头重量平衡才走得稳。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这车的刹车力度是用毫米来计算的,所以不会出现急刹时全车人集体前倾的尴尬场面。
动力调校也有门道。有些电动车加速时像被踹了一脚,这款车却像坐电梯,启动时能感觉到慢慢上升。关掉音响后你会发现,它的电机声比冰箱运转还轻。这些设计看似简单,其实需要反复调试。参与测试的老师傅说,他们光刹车曲线就改了八十多遍。
现在很多车企喜欢吹嘘屏幕有多大,却很少提乘坐体验。但真正用过车的人都知道,再炫酷的功能也比不上全家人舒舒服服到达目的地。这次测试里有个彩蛋,当所有车同时急转弯时,有辆车的钢珠竟然还在原位打转。这样的稳定性,是不是你家人最需要的呢?下次选车时,你会先试驾还是先看参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