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有新车型发布,我总觉得国产车这股热闹劲儿,比春运还让人激动。就说最近这事儿:全新问界M7交车周期曝光,最快只要1-4周。这个消息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很多人还没搞明白现在买车到底是怎么买的,车企们已经开始打起了提车速度战。
先问大家一个直白的问题——为啥有的车你掏了订金一年都不一定能提上,而有的车四个星期立马上路?别说大家没琢磨过,我第一次看到这新闻的时候,也好奇:难道现在国产车的工厂摸鱼摸得比以前少了?还是之前就是大家“饥饿营销”玩得太溜?
其实,这回问界M7做的这套操作有意思。人家官方先放了个福利,2000元抵5000元,相当于现在掏了2000,少花3000。这跟手机预售卷一样,拼的就是你心里的那点冲动。谁能抵挡得住,手机都讲以旧换新了,买车还不来点真金白银的实惠?
但最狠的是后边这个——预售没完,车就已经开造了,直接硬顶上来现货供应。啥意思?就是你刚在网上点一下支付,工人兄弟好家伙,已经在焊接打磨。这要搁老一辈,铁定说:咱这是大国工厂,真不含糊!
你别看现在有些品牌明明1小时收了十几二十万大单,结果你问问老铁们,怎么还是要等到兔年马月才能提上车?说白了,制造产能才是底气,别光玩嘴皮子。什么“后台系统崩了”,其实都是套路。只有真正能把产线提前铺好,才能让“消费升温”不变成“消费变冷”。
再退一步想,为什么问界M7敢提前开工?其实这是对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的信心。要是你怕砸手里,前面排了一大堆意向订单还不敢动弹。问界可不是,人家后台一算,哪几款最有可能卖爆?提前造出来,把受欢迎的颜色、配置囤好,然后客户一确认、直接“秒提”。说是工业4.0有点高大上,其实就是传统制造都玩得门儿清了。比如热门的珊瑚红、海岛蓝、鎏金黑,知道老百姓爱,就先弄最火的。这和小区里菜市场知道周末多备点韭菜,其实是一个路数。
然后也有人问:这样高效率会不会影响到车的质量?这个想法我觉着是多虑了。你看看中国这几年的制造水平,早都不是那个光指着人海战术干活的状态。流水线、智能工厂、自动化一搞,质量反而管控得更细致。反倒是以前啥都慢悠悠弄,有些环节还真容易掉链子。别忘了,问界整个品牌背后是华为的体系,质量关不敢掉。
其实这个事儿放在更大的背景下看,还挺有意思。以前我们总觉得,中国车厂只有模仿、跟随能出头,真正“快准狠”敢吞订单的,没几家。而这次问界M7用个1-4周的交付周期,把整个“车圈”打了一记闷棍。老百姓要啥?能立刻买到的,才叫新车;等到新鲜劲儿都过去了、路上都跑满了才拿到,这种体验真不如早下单的心情。
说到这,不得不多讲一句,中国制造现在最牛逼的一点就是真能大规模同时抓速度和品质。军舰能像下饺子,难道一辆家用车还搞不定?说到底,有时候不是没能力,是没下决心“以客户为王”,就是还在推责任,相互踢皮球。事实上,造车难吗?真的不太难。难在哪?就是怎么样把市场和生产的节奏踩在一起。
那有人又问了,这么“放开手干”,会不会变成“产能过剩”?我反倒觉得,这是下一个阶段所有国产品牌必须面对的命题。别以为订单就永远热,消费者不傻,等多了肯定跑,体验决定流不流行。问界这次其实也是在试水,能不能用高效率决定市场地位。要是他们成功了,“预生产+现货交车”会不会就变成大家的新常态?以后买车和买冰箱一样,走进4S点直接提,甚至都不用等下一个星期。那时候,才是真正杀入决赛圈。
再多说一句,这波操作其实对其它还在一味搞“噱头饥饿”的车企肯定是个刺激。以前咱们觉得“交付周期长是火”,其实很多时候是配产管理不行,或者想着多点溢价操作。总觉得时间能创造价值,逼着大家怕抢不到就拼命加价。可问界这一出,谁还等得起?“产能跟不上”再这么讲,消费者就觉得是假大空。
你说生产完了卖不出去咋办?其实这正好考验车企的数据分析和市场预测能力。你要是对自家产品和用户群没数,只能保守一点,一边造一边卖。但你底气足,敢压一批产品出来,那说明你心里有底,产品没短板、市场也不会变脸。这个胆子,不是谁都有。
我还发现一点,问界M7重点把颜色和配置锁定在最火的几个,就是充分信赖自己算法和用户喜好榜单。这种精准化生产,对工厂的柔性制造也是一大挑战。你别看这招简单,后头可是一整套快速响应机制。消费者今天下单,工人嗷嗷干一周,货到你家门口,这种速度感拉满,体验直接拉满分。
最后我该说点啥?其实这事问到底,是不是所有中国车企都能像问界这样,提前布局,把产能和消费的平衡点掂量好,别光想着完成KPI就关心数据好看。因为消费者最有发言权。现在大家愿不愿意买国产?其实不仅仅看品牌怎么吹,更看我们能不能从下单到提车都不拉闸。
别说等一年就心甘情愿,新时代了,谁还惯着谁?你真能快刀斩乱麻,车造得好、送得快,谁还死守着外资牌子不松手?老百姓现在要的,就是“下单即提车”,踏实、舒心、直接、实惠。这一轮国产车比拼,拼的不光是研发,更拼后勤、拼产业链、拼客户体验。谁玩得溜,谁就是下一拨儿的赢家。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提醒大家一件事,别再信那一套“爆款就得等”的老把戏了。时代真的变了,中国造车,已经卷到连物流和交付都在PK。等还是抢?拼的是底气,更是诚意。问界M7这步棋,未来效果如何,大家拭目以待。反正我是觉得,这才是中国制造该有的劲头。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