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集体“换芯”,英伟达的好日子到头了?

当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还在为“后门漏洞”焦头烂额时,中国车企已经悄然掀起一场“换芯革命”。从蔚来、小鹏到比亚迪、吉利,国产芯片正以惊人的速度抢占市场。这场变革背后,究竟是无奈之举,还是中国智造的绝地反击?

中国车企集体“换芯”,英伟达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一、美国制裁逼出的“国产替代”

长期以来,中国汽车智能化高度依赖进口芯片,尤其是英伟达和高通的产品。然而,随着美国不断升级对华芯片出口管制,中国车企意识到:依赖外企芯片,无异于将命脉交到别人手中。

2024年,美国政府进一步收紧限制,甚至要求台积电、三星等代工厂对中国客户进行严格审查。同年,英伟达因芯片“后门风险”被中国监管部门约谈,引发行业震动。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高管透露:“我们不能再赌了,必须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

二、国产芯片的逆袭之路

中国车企集体“换芯”,英伟达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2025年,中国车企的“换芯潮”全面爆发:

蔚来推出自研车规级芯片“神玑NX9031”,算力对标英伟达旗舰产品;

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系统采用地平线芯片,与英伟达平分秋色;

地平线凭借高性价比方案,拿下比亚迪、理想等40余家车企订单,市场份额飙升至34%。

关键人物:地平线创始人余凯
这位前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院长,早在2015年就预判自动驾驶芯片的国产化机遇。他带领地平线从零起步,如今已成为英伟达最强劲的对手。业内评价:“余凯赌对了赛道,更赌对了国运。”

网友争议:国产芯片真的够强吗?

支持派:“性能接近英伟达,价格更低,凭什么不用?”

质疑派:“高端车还是得靠进口芯片,国产货只能打低端市场。”

中立派:“先用国产芯片练手,等技术成熟再反超,这才是长远之计。”

历史对照:华为手机的“麒麟芯片”之路
2019年华为遭美国制裁后,海思麒麟芯片一度被迫停产。但正是这场危机,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加速自主化。如今,车用芯片是否在复制同样的剧本?

中国车企集体“换芯”,英伟达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三、英伟达的“中国危机”

英伟达在华份额已从巅峰期的30%跌至不足15%,而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中国代工厂则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行业预测,2025年中国车用芯片国产化率将突破20%,5年内有望达到50%。

四、从车企到芯片厂的全面洗牌

车企:降低供应链风险,但短期内需承受技术磨合阵痛;

芯片厂:国产替代红利催生一批“隐形冠军”,如地平线、黑芝麻智能;

消费者:智能驾驶成本下降,但高端车型性能仍需观望。

五、换芯易,换天难?

当中国车企集体挥别英伟达,这场“芯片独立战争”真的能打赢吗?或许正如余凯所言:“没有退路的时候,就是爆发潜力的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