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突变,9月首周轿车销量榜仅宏光MINIEV破万星愿失冠,传统燃油车全面下滑,速腾排名跌至第12

说实话,9月刚开头那几天,我就从经销商那边听到一个挺意外的消息。销售经理对我说,你知道吗,这周宏光MINIEV卖出一万多辆,彻底超了燃油车的脸面。我当时心想,这车价不高,就是个微型电动车,能卖这么火,真有点突破我对市场的惯性认知。

打开销量榜单,有点碎碎念:新能源车前五几乎被比亚迪、五菱、特斯拉包了。宏光MINIEV独占鳌头,卖了10061辆(样本有限);星愿紧跟,虽跌到不到8000辆;Model 3也有5043辆,依然是高端电动车的头牌。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真是惨兮兮,比如轩逸才4481辆,朗逸更是掉队,排到第8,销量不到4300辆。你说这跑偏还满明显的。

格局突变,9月首周轿车销量榜仅宏光MINIEV破万星愿失冠,传统燃油车全面下滑,速腾排名跌至第12-有驾

这当中我刚才翻了下自己的笔记,发现速腾居然掉到了第12名,连带卖的也没上4000辆。我记得去年同期,这车还挺稳定的。这突降是什么造成的?问了圈里几个维修师傅,他们半开玩笑地说,修车少了,生意都凉了点。怪不得经销商闲得慌,有人直言电动车的维护更方便,车机系统还能远程升级,反倒是传统车更容易出点小毛病,麻烦一堆。

你说哪个阶段的供应链没受新能源冲击?我琢磨啊,新能源车的电池成本虽然说控制得越来越好,但整个产业链其实更像做一锅火锅,配料都是电芯、电机和电子控制单元这些食材,而传统燃油车那套发动机+变速箱老底子则像老火锅锅底——复杂且要求严苛。供应商跟工厂的工人朋友告诉我,做传统发动机的工序多而且易出错,产能不如电池组那样灵活。这时间成本可不是几块钱能量化的。

前面说新能源车全胜的说法,有点大了。我得承认,部分因地域差异和终端库存影响,燃油车仍有生存空间。就像秦PLUS和星愿的销量差距,背后其实有很多消费者还没彻底换电车的心理障碍——比如续航焦虑、充电便利性问题。(这段先按下不表)

格局突变,9月首周轿车销量榜仅宏光MINIEV破万星愿失冠,传统燃油车全面下滑,速腾排名跌至第12-有驾

你有没有想过,新能源车价格10万到20万这个区间的销量为什么这么稳定?我估算了一下,比亚迪海洋系列和王朝系列这俩板块占据的市场份额,可能达到整个轿车市场的30%-40%(体感)。这价格区间,算是刚需族和换车族的黄金段。反观燃油车要么便宜但配置差,要么贵得没辨识度,介于中间的少得可怜。这就容易导致有心换电车的人,都往新能源集中。

关于新势力品牌的表现,也挺有意思的。小鹏M03和P7、零跑B01数据都在2000多辆上下。小米SU7这周交付也高达3166辆,近乎占据前15名的一席之地。这让我想:新势力除了做技术和品牌粉丝经济,还真在渐渐挤压传统燃油车那块蛋糕。你相信他们能干掉大众或者丰田?嗯,我也猜不准,就算不能彻底干掉,抢走份额是肯定的。

说个临场小计算吧。比如轩逸这类燃油车,市区日常开,百公里油耗大约7升,按6元/升算,百公里油费就是42元;而宏光MINIEV即使算上电费和折旧,百公里成本估计压缩到20元上下(体感)。这价格差真的能吓退不少燃油车用户,谁不想省点钱?

格局突变,9月首周轿车销量榜仅宏光MINIEV破万星愿失冠,传统燃油车全面下滑,速腾排名跌至第12-有驾

可是你有没有觉得这电动车的普及,隐约间让整个行业的售后修理工人紧张?有人跟我说维修电车其实门槛更高,但维护次数少,收入结构反而更不稳定。这意味着什么?供需链条的变化,不只是卖车那么简单,还牵涉到一个老行业的转型痛点。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没想明白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二手市场究竟会怎样成长。毕竟电池衰减是个长期考验,续航和性能下降的隐忧如何影响整体残值率?我从现有数据粗略看,新能源车保值率可能比燃油车低5%-10%(估算),但这还得等市场摸索。

格局突变,9月首周轿车销量榜仅宏光MINIEV破万星愿失冠,传统燃油车全面下滑,速腾排名跌至第12-有驾

我自己偷偷在想,传统燃油车排名跌落,尤其是速腾、凯美瑞这些老牌车型被挤到前30之外,究竟是不是经销商态度也变了?有销售说,新能源车乐意多花时间讲技术参数,燃油车反而有点客户来了就想快点卖车,这服务体验跟不上,也影响了销量。你们觉得呢?

有人问我:燃油车难道就没机会了吗?我倒觉得,燃油车不会马上消失,但短期内市场份额肯定还会大幅缩水。这次趋势比我想象的还急,恐怕车企的研发重心都要往电气化倾斜,稍微停滞就可能错过机会。

这边再补一句,BBA品牌那点销量靠着促销撑着,C级车卖两千多台,A6L勉强两千,如果算上宝马3系、5系销量合计不到五千台,这差距不小啊。换做是你,花几十万买燃油BBA,看到这么多优惠,心里会不会疑惑?或者说,还愿意拥抱新能源吗?

格局突变,9月首周轿车销量榜仅宏光MINIEV破万星愿失冠,传统燃油车全面下滑,速腾排名跌至第12-有驾

总结?先不急,留个小尾巴。你有没有注意过,宏光MINIEV那些用户,很多是三口之家或者小城镇用户,日常代步需求强烈。他们买车时,除了价格,场景怎么影响了选择?我觉得这需求侧细节,行业没完全讲透。说说你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