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车连格栅都要‘数字化’了?”“4 秒破百的奔驰 E 级,还是商务人士的菜吗?” 最近全新奔驰 E 级的两组曝光信息,在准车主圈子里炸了锅 —— 用贯穿式 “电子脸” 取代经典格栅,再配上性能车级别的加速和堪比头等舱的内饰,这款常年稳坐中大型豪华轿车销量榜前列的车型,似乎要彻底打破大家对它的固有印象。
在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奔驰 E 级、宝马 5 系与奥迪 A6L 的 “三国杀” 从未停歇,全新奔驰 E 级的外观改动,让这场竞争多了新的讨论维度。
从已曝光的参数来看,新车起售价预计 45 万元左右,比现款高出 2-3 万元,但 “电子脸” 搭载了可自定义发光模式的 LED 灯带,支持与转向灯、解锁动作联动,而宝马 5 系的双肾格栅仍以镀铬装饰为主,奥迪 A6L 则延续家族化六边形设计。
尺寸上,全新奔驰 E 级轴距达到 3100mm,比宝马 5 系长 12mm,后排腿部空间多出 3 指距离,不过后备厢容积比奥迪 A6L 少了 50L,对于常带商务行李的用户来说,这点需要权衡。
内饰采用 “星环式” 双联屏,分辨率达到 2.5K,车机系统支持语音控制座椅按摩、香氛调节,反应速度比现款快 30%,对比宝马 5 系的 iDrive 系统,在场景化服务上更细致 —— 比如识别到后排乘客接电话时,会自动降低音乐音量。
新车用了铝合金双叉臂前悬,比奥迪 A6L 的钢制悬挂轻 15kg,过减速带时车身晃动幅度减少 20%,而 4 秒的零百加速来自 AMG 版本的混动系统,日常通勤用的普通版加速则是 7.2 秒,既照顾了性能玩家,也没丢商务用户需要的平顺性。不过混动版的纯电续航只有 80km,比特斯拉 Model S 的 100km 略逊,对于想兼顾绿牌和长距离通勤的用户,这点算是小短板。
现在豪华品牌都在往 “科技 + 豪华” 转型,宝马在推纯电 i5,奥迪在升级自动驾驶,奔驰用 “电子脸” 和强性能混动,其实是想在保留商务属性的同时,吸引 35-45 岁的新中产用户 —— 这群人既需要车撑场面,又不想放弃科技体验。
奔驰 E 级现款 3 年保值率 65%,比宝马 5 系高 3 个百分点,新车因为 “电子脸” 属于首次尝试,短期内保值率可能降到 62% 左右,但随着市场接受度提升,大概率会回升,毕竟奔驰的品牌溢价仍在。而且按照奔驰的换代节奏,这款车至少会卖 5 年,短期内不会有大改款,想长期使用的用户不用太担心 “过时”。
它和奔驰 S 级共享了部分智能驾驶技术,但 S 级的后排座椅按摩模式更多,而全新 E 级的优势在于价格比 S 级低 30 万元,却能提供 80% 的豪华体验;和奔驰 C 级比,虽然价格高 15 万元,但轴距长了 200mm,混动系统也更先进。
这种 “错位竞争” 很明显 —— 既不让用户觉得买 E 级不如加钱上 S 级,也不让 C 级用户觉得 “踮踮脚” 就能买到一样的配置,守住了中大型豪华轿车的价格和定位底线。
对于准备入手的准车主来说,其实不用纠结 “电子脸” 好不好看 —— 喜欢科技感的,它比宝马、奥迪更有辨识度;偏爱经典的,后期也能选装镀铬装饰套件。
如果经常跑长途,普通版足够用,油耗比现款低 1L/100km;如果追求驾驶乐趣,AMG 混动版的 4 秒加速确实值得试,但要接受它比普通版贵 10 万元的溢价。
未来豪华车的竞争,肯定不只是 “比配置”,而是 “比场景适配”,全新奔驰 E 级的改动,其实是给行业打了个样 —— 豪华可以不用固守传统,也能和科技、性能玩到一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