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全新XC90六座版实用体验与冷门细节
前阵子在小区楼下碰到老李,他刚提了辆全新XC90,还没来得及贴膜就开着去接娃放学。聊起来才知道,现在买这车的理由跟几年前真不一样了。智能化、健康、安全这些词,搁以前只听销售嘴里念叨,现在倒是变成日常琐事里的“刚需”了。
说到智能配置,老李一边点着那块11.2英寸悬浮屏,一边嘀咕:“你看,这UI换得像手机卡片似的,操作还顺溜。”不过他最满意的不是这个,而是物理按键还留着。“我媳妇有时候开车不爱分心找屏幕,有个实体按钮手感在那儿心里踏实。”群友小张也吐槽过别家车一味追求极简,全触控反而容易误操作——尤其路况复杂时,真没法分神。
语音助手这茬,也挺有意思。老李平时普通话带点南方口音,以前用别家的语音识别总让人抓狂,这回小沃能听懂大半句,还能连着问好几个问题。他说试过报导航、调空调甚至发微信都行,不过偶尔碰上生僻地名还是会懵圈。“但比我之前那台15年款强太多”,他说,“关键旧款升级后也能用新功能,我爸那台60系列都装上了。”
安全和健康方面,邻居王姐倒是真遇见过险情。有次市区早高峰,她驾驶上一代XC90被电动车突然横穿拦住,那套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直接预警加刹停,把她吓出一身汗——事后维修师傅还夸了一句:“你要是开其他品牌,这一下可够喝一壶!”还有方向管柱溃缩设计,据修理厂的小赵讲,就是撞击时方向盘往下缩,不顶胸口,不少老司机觉得这是北欧工程师想得周到。
至于环保材料和空气净化,说实话大家日常很难直观感受到,但王姐家孩子鼻炎,每次坐长途对比下来,她明显觉得XC90味道淡很多。据说Nordico®植然皮啥的是回收塑料做的,小朋友啃两口也不用担心甲醛超标。这些冷门细节,其实更适合家庭用户琢磨琢磨。
空间布局变化也是近几年才热闹起来。五座、七座早就见怪不怪,如今六座成香饽饽。我亲戚家三代同堂出行频繁,就冲二排独立电动+通风加热买单,说第三排进出方便不少。而且190mm中央通道宽度,大胖子挤过去都不卡脚,比某些号称“大空间”的SUV实际体验好太多。不过有人吐槽第三排短途OK,要是真拉满载跑高速还是累——毕竟腿部空间有限嘛,也不能当MPV使唤。
价格这块儿最近变化挺大。本地4S店销售顺嘴提起限时47.9万起步价的时候,我差点以为自己听错。“原来63万多现在不到48?”置换还能再减3万?不少群友打趣:十年前50万能买啥?现在落地中大型豪华SUV,还有终身保养、质保这些权益送上门。维修期间免费取送车,对我们这种工作忙的人来说确实省心不少。不过据说官方活动经常变,有人等犹豫几天优惠就缩水,所以捡漏得趁早。
另外插一句,新势力品牌虽然噱头足,但售后网点覆盖面远没有传统厂商扎实。有朋友去年年底入手新能源SUV,小毛病跑三四趟才搞定一次返厂;而沃尔沃线下服务网密集,大城市郊县都有站点。这种安心感,是那些纸面参数给不了的体验。
其实全新XC90还有个冷知识:雨刷喷头隐藏在雨刮臂内侧,下雨天高速开起来水雾少、不糊视线。我第一次发现是在洗车房,看工人师傅研究半天怎么拆卸补液,都快把玻璃水箱盖掰断……这种设计虽不起眼,用久了却越发觉得贴心。也有人嫌原厂轮胎胎噪偏大,高速路段声音明显,不过本地轮胎店老板建议换静音系列即可解决,并非什么硬伤。
写到这里想起去年秋天,小区地下库照明坏了一阵,我帮邻居倒腾他的新XC90入位。他特意展示自动泊车功能,本以为会慢吞吞拖泥带水,结果两把轻松搞定,比他老婆手动打方向盘利索多了。当晚微信群里大家还拿停车技术互相调侃半宿,说以后谁再剐蹭墙角算自愿罚酒三杯……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