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买车这事儿,真的越来越像是买手机?每年新款、每年“plus”、每年真香定律,各种噱头层出不穷。长安的第四代CS55PLUS就这会儿又要上新,真是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新一代买回来,上一代还热乎呢,旧货还怎么处理啊?
其实今儿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中国厂商竞争越来越卷。以前欧美日韩拿着高科技高溢价忽悠咱们,现在咱们自主品牌都急了,两个月一个小改款,半年一个大升级,仿佛发布会不扎堆,销售就没人看得上。你说这是不是有点魔幻?但这不是本事,是底气。自主品牌用的零部件、供应链、研发能力,硬生生把成本、配置、颜值和技术卷成了新高度。
说回这个CS55PLUS第四代,说实话,我每次看到“第四代”三个字,都感觉自己老了。啥都得升级,就没那种买辆车五六年,不见得比新车差多少的时代了。照这个速度,五年下来,能不能从CS55plus开到CS55pro max ultra,我还不敢下定论。
你在意过车长啥样么?我是觉得,大多数人,买车就是想稳点、气派点,别太寒酸、别太复杂就行了。这次咱们看新CS55PLUS的外观变化,主要集中在前脸和尾灯,也没人抱怨侧面没多大调整。说句实在话,国字脸的前脸设计,不追国际潮流,反倒硬气。贯穿式的大尾灯是标配,能看出车厂在设计上是下血本了。这年头,不“贯穿”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轮毂的造型刷新,说白了也就为了看着“新”、感觉更高级。而事实上大部分人刷牙都不常盯着车轮看,日常行驶里谁注意到轮毂新造型了?多数人买之后拍个照,朋友圈一发就完了,真提劲儿还不是因为外形和颜色。
说到第四代CS55PLUS的内饰,把那老传统挡把干掉,用怀档,省了空间,看起来科技味儿更足。中控屏一次比一次大,现在小轿车和大客车的屏都要有一拼了。你发没发现,当初大家还在比动力和操控,现在开始拼谁的屏幕亮、谁的软件潮,甚至连座椅都“零重力”了。以前“零重力座椅”对普通人来说,那是太空舱的待遇,如今十来万的车都能搞出来,简直是互联网大潮下全民“被高端”。问题是,买完后一年,10个人里也就2个人记得怎么调,其他都还是那么趴着窝着,能舒服点,但真体验顶配的,也就新鲜那几天。
但话说回来,这些变化挺微妙的。一台车的科技感,很多时候就是一块屏,和一个升降音响、环抱氛围灯。比起三年前,现在这群刚需买家谁还会为个什么导航倒车影像流口水?人家都看智驾、看语音助手了。你可以说国产厂商太会忽悠,可人家把“加量不加价”玩得花样百出。不像昔日的大众、本田,配置升级全靠用户“想多花钱”,这思路就是逆向反剥削。
但说到底,这车真的值么?或者说,一箱油真的能跑1000km吗?我要是没记错,咱大部分消费者脑子里就一个思想:车能省油,省钱,还能开着带全家出去玩儿,这就够本了。所以长安安排这波“一箱油挑战1000km,全网直播”,说白了就是公开对赌。油耗好不好,路上说了算,全网粉丝全天候盯着,谁也别糊弄。厂家到底是一副自信到家的姿态,还是赌博心理在作祟?咱们看数据说话。
我又在想,这测试和上市仪式,图啥呢?其实并不是车厂多高风亮节、志在必行,而是现如今汽车市场“卷”成啥样了,谁还敢用PPT和小作文忽悠消费者?过去那套“理论油耗,实际油老虎”的梗已经玩不下去了,厂家自己知道“有图有真相”这道理,一次不带造假的现场PK,就是要用数据证明:你买我的车,不会成冤大头。毕竟,油价又快到“冲刺十元”的大关了,老百姓的钱花在车上,哪个想多交学费?
回头讲讲长安CS55plus的定位。说白了,这车夹在35和75plus之间。35太小容易被说小气,75plus太大预算拮据,55plus就像那种饭店的小份菜,人多不够吃,人少不太撑,但刚好好过日子。你说这一细分市场卷不卷,能不能坐稳,就要看厂家肯不肯下血本堆配置。据说累计卖了100多万台,这数据没啥水分,在市场里能生存下来,不靠情怀、不靠盲目吹,都落在用着“顺”身上。想想早年国产品牌的SUV,哪儿来这么多可靠的细分车型给用户挑,现在谁家不“加长加宽加配置加智能加电动尾门”?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改动不是表面功夫,有些功能手感和体验的确是摸得着、用得上的,好用管用才是大多数人希望的。
有一说一,这几年汽车行业真的不容易,电车、油车、混动齐头并进,自主品牌打出了信心。长安敢搞“千公里挑战”,肯定不只是说一说。信息透明,实测油耗,全程直播监督,很少见敢这么“硬气秀肌肉”的。这背后,是对整车本事的底气,也是和市场博弈得出的生存方式,你不把实力摆上桌,消费者跟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选车,选的不仅是配置和外形,更是一份信任,你敢不敢把底子都亮出来,用户才愿意掏钱跟你走。
最后一点也是我一直琢磨的:你说当前车市买家,换车比换老婆还快,第四代CS55plus出来三代就成老车了。厂商狂推新车,用户总有被卷跟丢了的那一瞬间。其实真不用慌,好车会被时间留下,不是靠着一两个参数就能一锤定音。现在的车企,要么把产品链做扎实,要么把体验卷到底,只要不坑人,技术是用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千公里挑战、加量不加价,这就是中国汽车品牌的自信。你信不信,市场反响说话,那些连新功能都开车时都懒得用的用户,内心还是认准用着皮实、花着省心。
说了这么多,你愿意跟着实验做见证,还是看看热闹然后摇头说“肯定达不到”?这也是选择,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秤砣和砝码。这场全网直播挑战,会不会真成为国产SUV“省油节能”的标杆,还是噱头一把,到了收官见分晓。反正长安已经把车门敞开,把加油枪插好,把直播开上,大家都别走开,看看到底天津港到西宁,1000公里,一箱油干不干的下来。到时候数据白纸黑字,输赢都服气,这才叫实打实的较量。
车市从未像今天这样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你买的不只是颜值和参数,而是步步升级的国产信心和对比质询的底气。不管最终一箱油能不能跑出千公里,车厂敢玩儿“现场直播”,主动请网友全程围观,这颗心气儿,就值得点个赞。是不是该买,还是得看你那口袋和心情。反正,选车还是一车一故事,有胆子也有底子,咱又何妨多等等,看看第四代CS55PLUS究竟给市场带来什么真东西。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