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都知道的啥驾驶习惯易致乘客晕车

我开网约车好些年了,经常碰到乘客晕车。就说有回载个小姑娘去机场,一路上她脸色发白,下车就吐了,看着真让人揪心。晕车这事儿太难受,我一直都在想,到底哪些驾驶习惯容易让乘客晕车。

要弄明白这个,就得先说说晕车的原理。人身体里有个内耳前庭系统,它就像个平衡仪,能感知身体位置和运动状态。正常情况下,眼睛看到的和内耳感觉到的是一致的。可要是这俩闹矛盾,大脑收到的信号就乱套了,晕车的感觉也就来了。

知道了原理,下面就来说说那些容易让乘客晕车的驾驶雷区。

老司机都知道的啥驾驶习惯易致乘客晕车-有驾

首当其冲的就是急刹急启。在红绿灯路口,绿灯一亮,有些司机一脚油门冲出去,推背感十足,可乘客坐在后面就遭了殃。身体本来好好的,突然加速,平衡一下就被打破了。就像在公交车上,司机急加速,你得赶紧抓扶手才能站稳。乘客坐在座位上没办法像站着那样调整平衡,内耳前庭系统受到强烈刺激,晕车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反过来,遇到红灯一脚急刹车,身体又猛地往前冲,这种频繁的加速减速,让乘客身体始终不稳定,晕车也就不奇怪了。

密闭的车内环境也是个大问题。有时候为了省油或者怕外面吵,就把车窗都关上开空调。要是车内有异味,像汗味、烟味或者新车的塑料味,那感觉就像待在不透气的空间里。这些异味会刺激乘客的前庭神经,加上空气不流通,人很容易头晕、恶心。之前我车里进了只死老鼠,没及时发现,那趟乘客一路上都捂着鼻子,下车时脸色都变了。

颠簸路段同样会让乘客不好受。有些地方修路,路面坑坑洼洼,车开在上面就像坐了个不平稳的交通工具。车身不停地晃动,乘客身体也跟着晃,视觉和内耳感知到的信息对不上,晕车症状就会加剧。还有山路,弯道多、坡度大,车在上面拐来拐去,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乘客身体要不断适应变化,很容易晕车。

频繁变道也是导致晕车的因素。有些司机为了赶时间,在车流里穿来穿去,一会儿变这个车道,一会儿变那个车道。乘客身体得跟着不断调整平衡,大脑接收的信息乱七八糟,晕车的感觉就越来越强烈。

既然知道了这些问题,那有没有办法改善呢?我有三招。

第一招是提前预判路况。开车的时候,我会尽量观察前方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比如看到前面是红灯,就提前松油门慢慢减速,避免急刹车。遇到绿灯亮起,也不会一下子冲出去,而是平稳加速,让乘客身体有个适应过程,减少平衡被打破的情况。

第二招是开窗通风。要是天气不是特别冷或者特别热,我会把车窗打开一条缝,让新鲜空气进来,把车内异味排出去。这样能让乘客呼吸到新鲜空气,减少异味对前庭神经的刺激,晕车可能性就降低了。要是乘客觉得冷或者热,我也会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空调温度。

第三招是主动和乘客沟通。上车时,我会问问乘客有没有晕车的情况。如果有,我就会更注意驾驶方式,开得更平稳。行驶过程中,我也会时不时问问乘客感觉怎么样,需不需要调整。通过沟通,我能及时了解乘客状态并做出调整。

开车不能只图自己开得痛快,得考虑乘客感受。咱要把安全和舒适都兼顾到,让乘客坐我的车就像在舒适的环境里一样。这样乘客有好的乘车体验,我自己心里也踏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