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自曝开车看手机被罚,第一次进局子

7月8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享界星享用户之夜”上,对5月被传“开车睡觉”一事首次公开回应。这场由一段20秒视频引发的舆论风暴,最终以余承东自曝“低头看手机被罚”的真相,为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交通安全课。

余承东自曝开车看手机被罚,第一次进局子-有驾

事件回溯:从“睡觉”到“看手机”,真相为何姗姗来迟?

5月26日,一段网络视频显示,余承东驾驶问界M8时头部低垂、双手未握方向盘,被网友质疑“开车睡觉”。尽管问界客服迅速回应“不建议分神驾驶”,深圳交警也表示“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但事件仍持续发酵。直到7月8日,余承东才在公开场合还原真相:当日他因风大未听清路人打招呼,低头查看手机时被误拍,随后主动到公安局交罚款、扣3分,并自嘲“第一次进局子”。

余承东自曝开车看手机被罚,第一次进局子-有驾

这一回应揭示了两个关键点:

技术依赖的边界:余承东驾驶的问界M8为L2级辅助驾驶,需人工全程监管。根据我国自动驾驶分级标准,L3级以下车辆严禁脱手驾驶,而目前量产车普遍停留在L2级。

公众人物的示范效应:作为科技圈领军人物,余承东的违规行为被放大,也折射出公众对“名人特权”的敏感——法律面前,无人能例外。

余承东自曝开车看手机被罚,第一次进局子-有驾

法律视角:开车看手机,为何比“睡觉”更危险?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行为,一次记2分、罚200元。但余承东被罚300元,或因地方执行标准差异。更深层的警示在于:

分心驾驶的隐蔽性:低头看手机20秒,车辆可能盲行数百米,事故风险激增。2024年湖南郴州高速事故、包茂高速追尾事件,均因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导致。

智能驾驶的“伪解放”:余承东曾呼吁“L3级自动驾驶早日到来”,但现实是,L3级需系统主导且驾驶员随时接管,目前技术尚未成熟。交警部门明确提醒:“双手离方向盘,交规不允许。”

余承东自曝开车看手机被罚,第一次进局子-有驾

行业反思:科技狂欢下,安全底线如何守住?

余承东事件暴露出三大矛盾:

技术宣传与法规脱节:部分车企过度渲染“自动驾驶”,导致用户误以为可脱手驾驶。工信部曾约谈车企,要求“不得夸大宣传”。

公众认知滞后:68%消费者误以为辅助驾驶可完全脱手,这与余承东“看手机被罚”形成讽刺对比。

名人效应的双刃剑:余承东的坦诚虽挽回形象,但公众人物违规更易引发舆论风暴,需更谨慎。

余承东自曝开车看手机被罚,第一次进局子-有驾

网友热议:从调侃到深思,我们该记住什么?

调侃派:“余总第一次进局子,比产品发布会还轰动!”

理性派:“不管是谁,交规面前一视同仁。科技再牛,安全第一。”

技术控:“L3级自动驾驶何时普及?余总这波‘自首’可能是为智能驾驶立法铺路?”

余承东自曝开车看手机被罚,第一次进局子-有驾

结语:从“余承东被罚”看交通安全的三重启示

对个人:开车不看手机,比任何“黑科技”都更靠谱。

对企业:技术宣传需守住法律红线,避免误导用户。

对社会:L3级自动驾驶立法迫在眉睫,需技术、法规、用户教育三管齐下。

正如余承东所言:“希望国家制度法规早点到来,我们可以真正实现L3。”在智能驾驶的黎明前,守住交规底线,或许才是对“科技向善”最好的诠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