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来了,比亚迪宋家族新系统上线,智能泊车安全兜底靠谱吗
01
先说个真实场景。
我们编辑部小胡,去年刚换了宋L。
前几天他在地下车库差点撞柱子。
智能泊车功能启动了,方向盘自己转,结果最后距离柱子不到十厘米才停下来。
老实说,这事儿之前我不太信智能泊车能兜底。
这次比亚迪官方直接喊出‘智能泊车安全兜底’权益。
意思是,泊车辅助系统出错,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只要算法有锅,维修费、赔偿都比亚迪来兜。
宋Pro系列、宋L系列都能享受。
只要搭载‘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三目版’,无论是不是首任车主,终身都有效。
说人话就是,出事了别自己掏钱,厂商给你罩着。
对车主来说,这可是头一回见。
02
新功能这次是真的多。
一口气OTA升级了20多项。
危险加塞提醒,是我最感兴趣的。
高快领航辅助(HNOA)一打开,前车突然变道,系统能通过闪灯、鸣笛提醒你,也给旁边司机打信号。
我以前开车,最怕有人不打灯就插队。
有了这个,等于多了个智能副驾驶帮你盯着路况。
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偏置泊车,这两个细节也是为中国城市停车环境定制的。
以前在商场,边上的车停得特别紧,手动折镜子麻烦的不行。
现在自动收,泊车更轻松。
车头泊入泊出也补全了过去只能车尾进出的短板。
其实高级辅助驾驶那块,最怕小众场景不兼容。
这回更新,针对泊车和领航辅助场景优化了7个细节,比如大灯调节、转向灯逻辑,还有毫米波雷达目标识别的稳定性。
03
车机系统这次也没闲着。
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升级后,镜像模式、导航流转、隐私模式、音乐续接这些互联功能都加上了。
用过其它品牌车机的朋友可能不觉得啥。
但我自己去年开了一次老款宋Pro,车机掉线、地图失灵,真想摔方向盘。
现在的大屏观影、自动空调‘智慧模式’算是补齐了体验短板。
全景触发逻辑也优,少了很多多余的“你确定要开全景吗”弹窗,有种手机进化到iOS 18一样的无感升级。
04
动力这块,我给大家翻译一下配置。
宋Pro DM,8个配置,定价10.28万到14.28万。
1.5升插混,发动机最大功率74千瓦,驱动电机是120千瓦。
续航有75公里和115公里可选(CLTC工况)。
宋L分DM和EV两个类型,售卖18款,指导价13.58万到24.98万。
宋L DM全部配1.5升插混系统。
发动机74千瓦,驱动电机最高160千瓦。
续航75公里、112公里或者160公里。
宋L EV有两驱、四驱。
两驱版本分150千瓦和230千瓦两档。
四驱总功率380千瓦。
续航看动力,能跑550公里、602公里或662公里。
05
销量也能说明问题。
今年7月,宋Pro DM卖了11880辆。
宋L DM是11607辆。
纯电宋L EV只有1133辆。
在比亚迪自家里,分列第7、第9、第32。
插混比纯电受欢迎,原因很现实,就是补能方便,电池焦虑少点。
我自己上下班每次80公里左右,插混能电能油自由切换,今天家里没电就直接烧油,不求人。
06
有个网络上常见的误区得说一下。
有些人觉得辅助驾驶系统越来越复杂,万一车机死机,关键时刻不灵咋办。
这个我一开始也担心。
但本次比亚迪加上了‘多场景文言提醒’和‘使用引导’,车主容易理解操作逻辑,不至于关键时刻手忙脚乱。
而且泊车安全兜底,就是强化信心的杀手锏。
站在修车师傅角度,责任链也理得很清楚,这点必须给官方点赞。
07
如果让我总结一句。
比亚迪宋家族这波OTA升级,不是简单加几个“小工具”。
安全垫底,体验拉满,主辅驾驶功能贴合中国路况。
车机系统升级,也变得更懂用户。
关键是那份泊车安全兜底权益,等于车主买了个长效保障。
用我的话讲,就是,车企终于愿意把“出事不用自己兜钱”往明面上说了。
谁还敢说国内智能车企不负责任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