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一全新品牌诞生,追觅概念车曝光,外观霸气,四座,对开门
哎,最近这车圈真是热闹得不行,感觉每隔几天就有个新品牌冒出来,不是“蔚小理”就是“哪吒零跑”,听得我都快审美疲劳了。你说这新能源的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可这飞起来的“猪”也太多了吧?前脚刚有品牌宣布离场,后脚又有人摩拳擦掌要进来“分一杯羹”。这不,最近一个我万万没想到的名字也来了——追觅科技!你没听错,就是那个天天在广告里喊着“高速马达,强劲吸力”的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牌子。我第一反应是:这哥们儿是吸尘器卖得太好,钱多得没处花,想来汽车圈玩玩心跳吗?但人家是认真的,不仅成立了追觅汽车,还直接甩出了首款概念车的官图,这操作,够“狠”!
这年头,跨界造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手机厂商、家电巨头都来凑过热闹。但一个做清洁电器的来造车,还是头一遭。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隔行如隔山”。不过,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搞家电的未必就摸不着门道。追觅本身在高速马达领域有技术积累,这和电动车的驱动电机,说不定还真能擦出点火花。而且,你别说,看这概念车的外观,还真有点东西,一点都不像是“外行”随手画的。所以,咱们今天就来当一回吃瓜群众,好好盘一盘这台从天而降的追觅概念车,看看它到底是“真功夫”还是“PPT造车”。
外观霸气,这“布加迪”味儿也太正了吧?
先说说最抓眼球的——外观。追觅这台概念车一亮相,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布加迪”味儿,这模仿的痕迹,说实话,有点“明目张胆”了。前脸部分,那个圆弧形轮廓的中网,上半部分封闭,下半部分巨大的进气口,配上突出的扰流铲,这不就是布加迪Chiron的“复刻版”吗?大灯造型也够犀利,内侧切角加四组矩阵式光源,看着确实很精神,很有攻击性。你说它是致敬吧,这“致敬”的程度也太高了,高到让人忍不住想问:设计师的稿费是不是按“像不像”来算的?
不过,吐槽归吐槽,这车的视觉效果确实够“霸气”。在概念车上玩这种极致的设计,本来就是为了让它足够吸睛,引发话题。追觅作为一个新品牌,知名度几乎为零,不搞点“大动作”,谁会注意到它?从这个角度看,它成功了。至少现在,你我都开始讨论它了。而且,它也不是完全照搬,车身侧面采用了4门设计,还玩起了对开门。这可比布加迪那种2门跑车实用多了,上下车也方便,仪式感满满。车顶后部的扰流设计和贯穿式尾灯,再加上赛车式的后包围,整台车的姿态低趴,运动感十足。光从这外观来看,追觅是想打造一台既狂野又兼顾实用性的GT跑车,野心不小啊。
内饰简约有机械感,但这“极简风”能Hold住吗?
外观看完了,咱们进车里瞅瞅。追觅概念车的内饰走的是极简路线,但又带点“机械感”,这调调挺有意思。最显眼的就是那块悬浮式的双联屏,把仪表盘和中控屏合二为一,这已经是当下电动车的“标配”了,没啥新鲜感,但胜在简洁。副中控台区域还有一块触控屏,估计是用来控制空调、座椅等舒适性功能的,这样就不用在主屏幕上翻来翻去找菜单了,算是一处贴心的设计。
整个座舱是2+2的四座布局,空间利用率应该不错。这种布局既保证了后排偶尔能坐人,又不会让车显得太大太笨重,定位很清晰。但问题来了,这内饰也太“素”了吧?除了几块屏幕,几乎看不到什么实体按键,连门把手都可能是隐藏式的。这种“未来感”的设计,在概念车上看着很酷,但用起来真的方便吗?我敢打赌,以后追觅的车主们,八成会吐槽:“这车功能都藏哪儿了?开个空调得戳半天屏幕!”而且,这种极简风格,对内饰用料和做工的要求极高,一旦用料廉价,立马就露馅,显得特别“廉价”。追觅作为新品牌,在供应链和品控上能拿出什么样的水准,这是个巨大的问号。
性能参数吓死人,但这“纸面数据”水分有多大?
最后,咱们来看看最刺激的——性能参数。追觅官方公布的这组数据,简直让人以为是在看科幻电影:风阻系数0.185,纯电驱动,轮端扭矩接近23000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小于1.8秒!我的天,这什么概念?布加迪Chiron的0-100加速也才2.4秒左右,这追觅概念车是要上天吗?23000牛米的扭矩,这已经不是“牛”了,简直是“巨龙”吧!要知道,目前市面上最强的电动超跑,轮端扭矩也就一万出头。
这些数据,听听就好,千万别当真。概念车的使命就是展示品牌的技术愿景和设计方向,这些夸张的性能参数,更多是为了制造话题和吸引眼球。你见过哪款量产车是完全按照概念车的性能来生产的?没有。从概念到量产,中间要经历无数次的妥协和调整。电池技术、热管理、成本控制、法规限制……哪一关都不好过。所以,别指望2027年量产的追觅汽车真能跑出1.8秒的加速,那不现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追觅既然敢放出这样的数据,说明它在电机、电控方面肯定有“两把刷子”,至少在技术储备上是有野心的。至于最终能实现多少,咱们拭目以待。
总的来说,追觅这个新品牌,来得确实有点“突然”,但它的首款概念车,却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外观霸气十足,内饰简约有想法,性能参数更是“吓人”。它像一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闯进了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它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第一步,它走得很稳。但接下来的路,才是真正的考验。从一台惊艳的概念车,到一款能被市场接受的量产车,这中间的鸿沟,追觅能跨过去吗?毕竟,造车不是造吸尘器,容错率低得多。让我们期待2027年,看看这个“清洁电器巨头”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