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公交独行37公里:五名乘客背后的民生账本

【正文】

那天早上六点半,宝鸡行政中心的公交站台已经站着十几个等车的人。游88路头班车缓缓进站时,司机老张特意多停了两分钟——这条去年新开的旅游专线全程37公里,跑一趟能收三十多块车费,够加两升柴油。

十点半的返程车亮起空车灯进站时,站台上只剩穿蓝衬衫的老李。他拎着钓鱼台景区买的土蜂蜜,裤脚还沾着溪水痕迹。"师傅,这趟就拉我一个?"老张拧开保温杯嘬着浓茶:"大中午38度,谁跟太阳较劲啊。"空调出风口嘶嘶吐着冷气,投币箱里躺着枚两元硬币,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

这辆能载50人的新能源公交车,此刻像被包场的VIP包厢。老李数着窗外闪过的47个站牌,每个站点都空荡荡的。凤鸣村口的老槐树下,三个摇蒲扇的大爷瞥了眼公交车,连屁股都没抬。售票系统显示全程共5人乘车,但都是坐两三站就下的村民——他们刷的老年卡根本不算营收。

新能源公交独行37公里:五名乘客背后的民生账本-有驾
新能源公交独行37公里:五名乘客背后的民生账本-有驾
新能源公交独行37公里:五名乘客背后的民生账本-有驾

车队调度室的监控屏幕上,这条橙色线路像根被晒蔫的丝瓜。调度员小赵扒拉着盒饭算账:这趟车工资加电费成本87块,跑个来回倒贴67。但去年开通时上过地方新闻,标题写着《便民专线直通景区》,现在要是停运,怕是要挨投诉电话。

下午两点交班时,老张把装着五块钱的票款袋扔进保险箱。他想起上个月开的职工会,经理说"公共服务不能光算经济账",可油补已经拖欠了俩月。停车场里,刚充完电的88路安静趴着,充电桩显示本次充电花费41.8元。

暮色渐浓时,钓鱼台景区最后一批游客挤上了私营中巴。这种车不收老年卡,十五块一位,坐满就走。中巴司机叼着烟跟售票员说:"公家车?那不就是给咱们拉客的摆渡车么。"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