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

全新MG4开启预售,OPPO智行互联和半固态电池亮相

MG这个名字,说起来还真是有点意思。隔壁老李家那辆MGB敞篷车,我小时候在胡同里见过一回,红色的、顶棚都掉漆了。后来听说这牌子被上汽收了,也算是“归国”吧。今年正好101年,这么一算,比我姥爷岁数还大——赛道血液啥的,在我们家其实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有驾

8月5号那天,全新MG4开始预售,邻居群里有人发链接,说这车要和海豚杠上了。我没太信,因为现在纯电两厢市场早就被几家瓜分得差不多。但销售小王顺嘴提了一句:“你别看它不是堆配置,是玩技术差异化。”听着有点玄乎,不过后面细琢磨,还真不是瞎吹。

今年MG喊出“All in新能源”,我记得去年他们还在说什么极速纪录410.5km/h,那会儿都是内燃机的事儿。现在换成五项新技术:跟OPPO搞智行互联、自研铝稀土合金、半固态电池量产、CTB电池车身一体化,还有个6合1电驱系统。这些东西,不懂的人看着像花架子,其实师傅们修的时候最怕就是这种“独门配方”,坏了不好找零件,但也确实能解决不少老毛病。

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有驾

说到手机解锁,我第一次试是在店里,小王用他手表开门,一秒钟不到就进去了。我问他物理钥匙呢?他说都不用带,“手机投屏上车”还能直接语音控制APP。我当时脑袋有点转不过来——原来备车可以一句话搞定,比如提前打开空调座椅加热啥的。导航更简单,目的地在手机上一甩,中控屏立马同步过去。这种设计,对我这种记性不好的人比以前那些菜单切来切去强多了。

但群友小赵吐槽过一次,他用的是安卓老版本,有时候投屏卡顿。“斑马系统刚出来那阵也是这样,”修理厂张师傅插话,“慢慢升级呗,现在连账户漫游都能做。”据说以后还能实现数据同步和网络共享,不过具体咋弄,我没细研究——毕竟咱平时还是靠实体钥匙多一点,用习惯难改啊。

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有驾

其实这次OPPO合作,不只是把APP搬到车机那么简单。有一次销售给演示的时候,用语音直接操控第三方应用,还能查天气刷朋友圈(虽然微信不能全功能),体验比传统镜像流畅不少。不过听隔壁技师讲,这种深度融合如果后期出bug,可比普通故障麻烦得很,需要专门刷固件才能解决。不知道以后维修费用会不会涨价……

聊回产品力,新款MG4并没有单纯堆参数,而是盯着行业几个死角下手。据说他们自己研发了一种铝稀土合金材料,加镧加铈元素,据张工描述,这玩意熔点高达630℃左右,抗拉强度200MPa。“特斯拉那个专利一直卡脖子,”他说,“现在绕过去啦!”热管理系统也因此做成了一体式,同级基本没人敢这么整。有一年冬天,大兴安岭跑极寒,据司机反馈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几度还能正常启动车辆。这对于北方用户来说挺关键,以前很多纯电车型冬天掉续航厉害,现在据说明显改善不少。

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有驾

再一个CTB结构,就是把电池跟底盘做到一起,不仅空间利用率高,而且安全性能提升。之前见过一次事故案例,两厢车型侧撞之后CTB结构保护乘员舱效果明显,好歹人没事,就是保险公司最后定损贵一些……养护方面,有个冷知识:这种结构底盘清洗最好用低压水枪,高压容易伤到密封胶条,这是修理厂刘师傅提醒我的,每次保养必唠叨一句:“别拿高压冲!”

最让我好奇的是半固态电池,上汽清陶已经搭建量产线了。据销售介绍,这块新型动力包只有5%含量的液体(准固态水平),三向穿刺实验基本无烟无自燃风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实验视频,把针扎进去也不冒烟。“以后烧毁概率大幅降低,”小区微信群有人议论,“保险费估计要降。”

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有驾

这些技术加持,其实是在重新定义两厢纯电市场规则。不少朋友关心续航焦虑、安全顾虑,还有空间问题。从实际体验来看,新款MG4空间布局挺合理,就算坐满五个人腿部活动也不憋屈;续航方面南方梅雨季节试驾下来表现稳定,没有出现突然跳表现象;安全配置除了常规气囊外还有主动刹停辅助,但老司机建议还是不要太依赖电子设备,多留神路况才靠谱。

外观部分不得不聊一下设计传承。当下汽车造型越来越像模板拼出来似的,但全新MG4走的是锐利线条+低趴姿态路线,看起来多少带点Cyberster影子。我自己喜欢尾灯那个造型,很有辨识度,小区孩子管它叫“小钢炮”。不过国内版相比海外略微收敛,比如前脸线条处理更简洁,总体偏柔和一些,也许考虑到了国内审美吧。但品牌坚持运动基因倒是一贯到底,从胡同里的MGB,到如今全球市场上的紧凑级两厢,都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头——这一点让我觉得还是原汁原味,没有为销量妥协太多。(采写资料来自汽车有智慧 火焱)

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有驾

价格嘛,今年预售价放出来后群友纷纷讨论,有人嫌贵,有人觉得值。他们主打不是谁便宜,而是谁肯花功夫、多做一步,把用户体验抬起来。有位二手商顺口提过:“10万预算买20万享受,你想想哪来的?”虽然夸张,但从实际配置来看确实够诚意。当然维修成本未来如何,目前没人敢保证,只能等首批用户真实反馈再判断咯……

最后补充个生活插曲:邻居家的阿姨最近买了一台,她每周都会问保养周期怎么安排,还担心智能互联会不会泄露隐私。“放心吧,”刘师傅笑道,“你又不上网购物,怕啥!”她乐呵呵地开走,说以后去菜市场接送孙女方便极啦。一辆百年品牌的新生代车型,就这么融进寻常巷陌日常中去了。

MG101年品牌实测:最新MG4智行趣体验指南-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社区论坛、经销商口述及相关行业资讯平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