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真的不多了吗?
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1000公里打底?
几年前,我们聊电车时总忍不住吐槽。续航太短。充电太慢。和油车比?差远了。
但现在。一切正在改变。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华为去年11月公布固态电池专利。东风、奇瑞、宁德时代紧随其后。广汽、丰田、LG更是宣布——2026年量产装车。
这节奏。油车似乎真的危险了。

为什么固态电池这么“可怕”?
能量密度。直接决定续航上限。
广汽实验室数据:当前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已接近400Wh/kg。对比一下。宁德时代神行电池 plus 才205Wh/kg。
什么概念?
神行能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600公里。固态电池呢?10分钟充1000公里以上。续航轻松1500-2000公里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还不仅仅是跑得远。
空间利用率也彻底改变。
1000公里续航已成基础。省下的空间可用来做大座舱、减轻车重。甚至增加更多智能硬件。
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

安全性和寿命?更是跨越式突破。
传统液态电池依赖隔膜。高温、老化、穿刺都可能引发短路。起火。爆炸。
固态电池用固体电解质。不怕热。不怕压。极端工况依旧稳定。
循环寿命达到15000-20000次
什么意思?车开坏了,电池还健康。“一车传三代”不再是一句玩笑。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就连补能——充电慢的痛点,也正被10分钟千公里级快充瓦解。

但。先别急。
量产≠普及。
固态电池仍有两大难关:成本和产能。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成本高得惊人。
蔚来半固态电池约2000元/kWh,是液态电池的5倍。
一块150度电池,成本近30万。比很多车都贵。
即便到2026年,规模效应显现,价格腰斩再腰斩——它依然会是“高端配置”。

产能更是现实瓶颈。
广汽、丰田、LG都说2026量产。但“量产”是多少?十万级?百万级?
全球每年卖近亿辆新车。固态电池能分到多少?
大概率。车企会走“混合路线”:高端车型用固态,主流车型仍用三元锂或磷酸铁锂。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所以短期内,油车依然有喘息空间。
但真正挤压油车的,可能不是纯电。
是增程和插混。

这些车。能用电用电。没电用油。没有里程焦虑。却享有电车的低能耗、高性能和智能化。
更重要的是——它们正在变便宜。
10万出头就能买混动。配置拉满。油耗低于4升。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而油车呢?
政策在收缩。欧洲2035停售燃油车。中国双积分政策持续收紧。
市场在转向。消费者用钱包投票。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40%。
技术被碾压。油车发动机热效率拼死突破40%,电车电机效率轻松超过90%。

也许有一天。
油车会像机械手表一样。成为小众爱好。一种情怀符号。
但大街上跑的主流。一定是电驱的世界。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所以。不是油车没有时间了。
是油车作为“唯一选择”的时代,正在落幕。

留给燃油车的时间不多了?2026年固态电池量产,续航突破10-有驾

——
本文基于当前公开技术资料与行业动向撰写,不作为购买建议。请以实际量产车型为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