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特别是那些琢磨着花二十多万买台新能源SUV的朋友们,估计耳朵里都灌满了“智界”这个名字。
不管是叫R7还是S7,背后站着的华为技术,让这车一出场就自带光环。
据说新车刚发布,一天之内订单就破了一万台,这个数字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市场里,确实挺吓人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车是真的有那么神,还是大家图个新鲜、跟着凑热闹?
它到底是实打实地解决了一台家用SUV该解决的问题,还是又一个靠堆配置、讲故事来吸引眼球的新产品?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词,用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把这台车里里外外扒拉清楚,看看它到底是不是咱们过日子真正需要的那盘菜。
咱们先得聊明白一个事儿,现在的车,尤其是电动车,最怕的就是“同质化”。
你看这个车有个大屏幕,那个车也有;这个车能语音控制,那个车也能。
看多了,感觉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智界这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没想着在所有地方都跟人拼参数,而是把劲儿使在了咱们日常开车、坐车最常用、最能体会到的地方。
这就好比装修房子,有的人把钱全砸在买个巨贵的吊灯上,平时一年也开不了几次,而有的人是把钱花在做好水电、买个舒服的沙发和床垫上,这才是天天要用的。
智界就属于后者,它想把体验做好。
最典型的就是华为那套叫ADS 4.0的智能驾驶系统。
很多车企也说自己有智能驾驶,但往往是低配版功能阉割,想要完整体验?
得加钱,而且价格不菲。
智界这次就挺实在,直接来了个“全系标配”,意思就是你买最便宜的那个版本,和你买最贵的那个版本,在智能驾驶硬件和核心能力上是一样的。
车顶上那个显眼的激光雷达,有192线,这东西就像是给车安了一双超级厉害的眼睛,不光看得远,还看得特别清楚,而且不怕天黑下雨。
再加上车身周围那五个所谓的4D毫米波雷达,它不光能发现前面有辆车,还能大致判断出这辆车的大小、速度和移动方向。
这些硬件凑在一起,就让这台车在处理复杂路况时,比人脑反应还快。
比如在市区里堵车,走走停停最烦人,它能帮你很平顺地跟着前车,你只需要扶着方向盘就行,精神上能放松不少。
又或者在高速上开着,突然旁边有车猛地一下别过来,系统能比你更早察觉到危险,并做出提醒或者轻微的辅助修正。
这种安全感,是写在纸面上的参数给不了的,是需要实实在在的技术来支撑的,智界把这个门槛拉到了最低,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到顶级的安全科技。
说完了“脑子”,再来看看“屋子”。
现在很多人买车,已经不满足于它只是一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了。
特别是对于有家庭的人来说,车更像是一个移动的家。
智界显然是深刻理解了这一点。
你坐进车里,最先注意到的肯定是那块大屏幕和那套听起来就很厉害的音响。
但它的亮点不在于屏幕大、喇叭多,而在于它能实现“各玩各的”。
想象一个场景,周末一家人开车出去玩,你在专心开车,需要听导航,这时候老婆坐在副驾想看会儿电视剧,后排的孩子又吵着要听儿童故事。
搁在以前的车上,这简直是灾难,车里三种声音混在一起,谁也听不清。
但智界这套系统能做到“音区分离”,导航声只在主驾驶这边响,副驾戴上耳机就是自己的影院,后排通过专属的音响播放故事,三个人互不干扰,一路都能开开心心的。
这还不算,它还有一个不用麦克风就能六个人一起唱歌的功能,长途路上无聊了,全家来一场移动KTV,旅途的疲惫感一下就少了很多。
还有那个前排的零重力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这可不光是坐着舒服那么简单。
对于我们这些天天上班的打工人来说,下班开车回家,正好赶上堵车,心里本来就烦躁,这时候把座椅调到最舒服的姿态,打开按摩,听首舒缓的音乐,感觉一天的疲劳都被卸下来了。
它甚至还考虑到了很多我们平时觉得麻烦的小事,比如你双手提着东西从超市出来,想开后备厢,不用费劲地去兜里掏钥匙,也不用伸脚在车底下乱踢,直接对着车喊一声“小艺,打开后备厢”,它就自己开了。
这些功能单个拎出来可能不觉得有什么,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你会发现这台车真的成了一个能让你放松、娱乐,甚至能帮你解决一些小麻烦的“生活空间”。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车作为一个交通工具,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是那个绝对不能妥协的底线。
在这方面,智界下的功夫属于那种“平时你感觉不到,但关键时刻能保命”的类型。
咱们先说被动安全,也就是车身够不够硬。
这车的车头部分用了一种叫“潜艇级热成型钢”的材料,听着就挺唬人,简单理解就是特别特别结实。
车身的A柱,也就是挡风玻璃两边那两根柱子,也做了加固。
万一真的发生了碰撞,一个足够坚固的驾驶舱,就像一个安全堡垒,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车里的人不受伤害。
然后是电池安全,这是所有买电动车的人最担心的问题。
智界的电池包,外面有13层物理防护,就像给它穿了一身厚厚的盔甲,能抵御一般的磕碰和剐蹭。
同时,后台还有一套系统像个医生一样,7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电池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任何异常,就会立刻报警。
除了这些“硬功夫”,它在主动预防危险方面也想得很周到。
比如系统能通过传感器判断前面的路面是不是有积水或者结冰,然后提前调整动力输出,防止车轮打滑。
这些安全配置,都是那种你花钱买了,但一辈子都不希望用上的东西,可一旦用上了,那就是救命的。
最后,咱们来解决最实际的问题:这车有几个版本,我到底该买哪个?
这事儿其实不复杂,你只需要想清楚你平时怎么用车就行。
如果你就是一个标准的上班族,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里开,周末偶尔带家人去周边转转,那么最基础的那个Max版(24.98万)就完全够用了。
它的续航里程足够你在城里随便跑,不用天天想着充电,而且最核心的智能驾驶和800V快充平台它一样不少,性价比非常高。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经常跑长途,或者你特别喜欢自驾游,那么可以考虑多花两万块钱上Max+版(26.98万)。
这个版本的续航更长,基本能做到长假出远门中途都不用怎么充电。
而且它给副驾驶也配上了零重力座椅,这样长途旅行的时候,坐在副驾的家人也能舒舒服服地休息。
至于最顶配的那个Ultra版(30.98万),它就不只是一台家用车了。
双电机四驱、不到4秒的百公里加速、空气悬架、名牌刹车……这些配置都是为了追求驾驶乐趣和极致体验的。
它更适合那些预算充足,并且对车的操控性能有很高要求的朋友,可以把它当成一个性能强大的“大玩具”。
总的来说,智界这台车的出现,反映出如今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挑剔了。
大家买车不再只看某一个方面,而是希望车子在智能、空间、舒适、安全各个方面都没有明显的短板。
智界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它用华为的技术树立起了“智能驾驶很牛”的形象,同时又在设计、乘坐体验和安全这些基础方面做得很扎实,成了一个各科成绩都不错的“三好学生”。
如果你正好手握二十多万的预算在犹豫,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店里看一看,坐一坐,尤其是开上一圈,亲身体验一下它的智能驾驶和那张舒服的座椅,因为再多的介绍,也不如你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得实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