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车展那台大众ID.Cross,我回来琢磨了小半个月,感觉终于捋顺了。
看大众这几年的电动车,总有种说不出的别扭,就像你爸突然穿上破洞牛仔裤,跟你称兄道弟,你感动之余,更多的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这台全新的纯电动SUV概念车,就是这种感觉的集大成者。
说白了,这车浑身上下都写着四个大字:“我尽力了”。
咱们不按套路来,先钻进车里瞧瞧。
满眼的织物,对,你没听错,就是那种你家沙发同款的布料,从中控台一路铺到座椅上。
大众的设计师估计是宜家逛多了,想给你整个“移动的北欧客厅”。
想法挺好,可大哥,这是车啊!
一杯咖啡、一根冰棍儿,或者随便哪个熊孩子的一脚,你这“温馨小窝”立马变“事故现场”,还是没法洗那种。
这哪是设计,这简直是给未来的车主埋雷。
然后你再看那个方向盘,两幅的,奇形怪状,说好听点叫复古未来,说难听点就像个没设计完的半成品。
大众好像生怕你不知道这是台“面向未来”的车,非得在这些细节上跟你较劲。
行,内饰的槽点先放一边。
咱们聊点硬核的,动力。
前置单电机,208马力,WLTP续航420公里。
我看到这数据的时候,特意掏出手机看了眼日历,确认现在不是2020年。
这台车,计划,2026年底,上市。
兄弟们,两年后!
两年后你拿个420公里的续航出来卖,这跟开卷考试抄了份三年前的答案有什么区别?
到时候隔壁比亚迪、蔚来们续航都奔着四位数去了,你这续航里程,够干啥?
出个城都得规划半天充电桩,生怕在高速上半路抛锚。
这种感觉,就像苹果发布会上,库克走上台,掏出一个iPhone 8,然后告诉你:“两年后你们就能用上它了!”
荒不荒诞?
大众这位浓眉大眼的德国壮汉,怎么就变得这么畏手畏脚了?
把视线拉回这台ID.Cross的外观,你好像又能找到点答案。
它挺好看,真的,至少照片上是这样。
悬浮车顶、眯眯眼大灯、发光车标,这些时髦玩意儿一个没落。
但你仔细品,这不就是把这两年所有爆款车的设计元素打碎了,重新捏在一起吗?
它的线条里,既没有高尔夫的灵动,也没有帕萨特的沉稳,更没有甲壳虫的鬼才。
它就是一个被市场“规训”得服服帖帖的三好学生,老师喜欢什么,它就画什么,生怕自己哪一笔画错了,被赶出考场。
这恰恰是大众现在最大的问题:它忘了自己曾经也是出题人。
曾几何셔,大众用一款桑塔纳就定义了中国人的“汽车梦”,用一台高尔夫就开创了一个车型时代。
那时候的大众,是自信的,是引领潮流的。
现在呢?
它成了一个焦虑的追赶者,气喘吁吁地跟在特斯拉和一众中国新势力的屁股后面,人家出什么,它就学什么,亦步亦趋。
从油改电的ID.系列被市场疯狂吐槽开始,大众就陷入了一种深深的自我怀疑。
它庞大的身躯,让它在新能源这条赛道上,转身都比别人慢半拍。
它既想保住燃油车时代的荣光和利润,又不敢彻底革自己的命,于是就搞出了ID.Cross这么个矛盾的产物。
它用年轻时尚的外观和织物内饰,去讨好年轻人;又用一个保守到可笑的续航数据,暴露出它在三电技术上的不自信。
它就像一个中年危机的大叔,嘴上喊着“我还年轻”,身体却诚实地选择了保温杯里泡枸杞。
所以,大众ID.Cross的亮相,与其说是一款新车的发布,不如说是大众这家百年老店,在新时代面前的一次集体迷茫的公开展示。
它不知道年轻人到底喜欢什么,所以就把所有流行元素都堆上去;它不知道未来的电动车该是什么样,所以就先拿出一个看起来最“安全”的方案。
这台车最终量产时会是什么样,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大众会给它换上一块更大的电池,或许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会被成本无情地砍掉。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大众还是抱着这种“交作业”的心态去造车,那么等待它的,恐怕不会是什么光明的未来。
毕竟,现在的消费者,可比以前精明多了。
你是不是真有东西,大家心里跟明镜似的。
光靠牌子和情怀就想让人掏钱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
您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