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车主集体“疯了”:晚上充电三毛八,白天卖电八块钱

讲真,最近常州的新能源车主们,心态都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他们看自家车的眼神,不再是看一个代步工具,也不是一个电动爹,而是像在看一个蹲在墙角、一天能下三四个金蛋的老母鸡。

起因是常州搞了个试点,叫V2G,车网互动。说人话就是,你的电动车,现在不仅能从电网里充电,还能反过来把电卖给电网。

常州车主集体“疯了”:晚上充电三毛八,白天卖电八块钱-有驾

诶,是不是听着有点耳熟?不就是个大号充电宝吗?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格局小了。直到我看到了那个价格表,太阳穴都开始突突了。

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谷电,一度电三毛八。

白天下午2点到晚上10点,峰电,你卖给电网,一度电4块钱。

更骚的是,试点期间,政府给你补贴,每卖一度电,额外再给你4块钱。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你晚上花三毛八买进一度电,白天转手就能卖八块钱。一度电净赚七块多,翻了二十多倍。

这已经不是薅羊毛了,这是直接把羊抓过来连人带骨头一起炖了。

如果你的车电池是60度,理论上一天就能赚四百多。就算你懒一点,打个对折,一天两百块稳稳到手。这简直就是在抢钱!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天辛辛苦苦写稿子,累得跟条狗一样,结果发现真正的财富密码,是去常州买辆比亚迪,然后啥也不干,就搁那儿充了放,放了充。

这一下就把汽车行业的竞争维度,给干到异次元去了。

常州车主集体“疯了”:晚上充电三毛八,白天卖电八块钱-有驾

以前车企们卷什么?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激光雷达,卷智能座舱,卷“遥遥领先”。大家还在讨论,自动驾驶的终局是什么?智能化的下一个十年在哪里?

结果常州的车主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了,技术的核心是搞钱。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

智能座舱的未来不在鸿蒙,在能帮你自动抢到最便宜的电。

你那个自动驾驶吹得再牛逼,能帮我自动找个峰电的充电桩,然后在我上班的时候把电卖了吗?不能?那你有什么用?

现在车企们的营销话术都得改。

“先生您看我们这车,零百加速2.8秒。”

“能赚钱吗?”

“呃……我们这个智能座舱,8295芯片,流畅度拉满。”

“能赚钱吗?”

“我们这个品牌,有德味,有传承,开出去有面子……”

“大哥你别说了,我就问你,这车,它,能,赚,钱,吗?”

这就叫掀桌子。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蛋糕上最甜的那块奶油给挖走了。那常州这波V2G,就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老板和服务员都得出来给你打工。

你以为你在买车,其实你在入股国家电网;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你是在做期货;你以为你在通勤,其实你是在进行一场史诗级的套利。

整个事情的性质都变了。汽车不再是消费品,它变成了一个生产资料,一个金融工具,一个挂在轮子上的理财产品。

这套逻辑,简直就是为当代年轻人量身定做的。

你跟他们聊电池衰减,聊二手车保值率,他们只会觉得你很吵。

什么叫电池衰减?我一年光卖电就赚小一万,这钱都够我换半块电池了。

什么叫保值率?未来的事未来再说,我现在就要把眼前的钱赚到手。活在当下,懂吗?

常州车主集体“疯了”:晚上充电三毛八,白天卖电八块钱-有驾

讲真,我甚至怀疑,这套玩法继续下去,会诞生一个全新的物种:电力道友。

他们不再关心什么诗和远方,每天的生活就是打开APP,看看今天的电价曲线,研究K线图,寻找最佳的放电时机。他们组成社群,分享最新的充电桩情报,交流套利心得,互相尊称一声“道友”。

“道友,今天你放了几度?”

“惭愧惭愧,只放了三十度,赚了个火锅钱。道友你呢?”

“嗨,别提了,昨天卖早了,少赚一个亿。”

这已经不是开车了,这是在修仙。晚上趁着万物寂静,偷偷吸纳天地灵气(谷电),储存在丹田(电池)里,白天阳气最盛的时候,再将炼化后的真气(峰电)释放出去,换取修炼资源(人民币)。

常州车主集体“疯了”:晚上充电三毛八,白天卖电八块钱-有驾

你的车,就是你的本命法宝。电池容量,就是你的修为。V2G充电桩,就是你的洞天福地。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像个玄幻小说作者,而不是在聊车。但你仔细想想,这事儿它不比玄幻小说还魔幻吗?

当然,有人会说,你这是在加速电池的死亡。

废话,这用你说?

任何脱离剂量谈毒性,脱离收益谈风险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车企工程师说了,磷酸铁锂电池循环3000次还有80%的容量,就算你一天一次,也能玩好几年。几年后,电池技术早就迭代了,说不定到时候换电池比现在换手机膜还便宜。

常州车主集体“疯了”:晚上充电三毛八,白天卖电八块钱-有驾

就像我那用了三年的手机,现在出门不带充电宝,感觉自己像是在裸奔。安全感这东西,真不是钱能买回来的。

再说了,对于很多车主而言,这块巨大的压缩毛巾,买回来本来就没打算传给下一代。与其让它在车库里安安静静地老去,不如让它在反复的充放中发光发热,创造价值。

存在,就是为了被使用。能赚钱,就是能赚钱。

所以你看,所有高大上的技术,最终都要回归到最朴素的人性需求上。

车企们天天开发布会,讲梦想,讲情怀,讲星辰大海,又是AI大模型又是城市NOA,结果被一个简单粗暴的“低买高卖”给降维打击了。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别去预测未来。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从角落里冲出来的,是一个正经的竞争对手,还是一个拿着两把西瓜刀,完全不讲武德,只想拉着所有人一起成盒的疯子。

而现在,常州的车主们,就是那个疯子。

他们不装了,摊牌了。

他们开的不是车,是移动的印钞机。

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