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宣布造车,联合富士康,首款纯电MPV预计2027上市

说起夏普,其实很多人都不陌生。

夏普以前在电视机行业可是顶流,谁家里没用过他们的液晶电视?

尤其是他们那款AQUOS电视,当年真的火遍全球,几乎就是高端电视的代名词。

夏普也被外界喊作“液晶之父”,在液晶面板领域做到世界第一。

夏普宣布造车,联合富士康,首款纯电MPV预计2027上市-有驾

可是,岁月如梭,市场变化太快,哪怕是这么牛的企业,也难逃被时代“拍死在沙滩上”的命运。

前些年,夏普在电视、家电业务上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市场份额一路下滑,连年亏损,活得挺艰难。

现在,看到夏普居然也宣布要造车,还不是随便造一辆,是联合了富士康,还找了日本当地的初创公司一起搞,准备2027年推出他们的首款纯电MPV车型LDK+。

这事儿真挺让人感慨的。

你想啊,之前大家印象里的家电企业,这两年一个接一个地宣布跨界造车,什么小米、创维、美的,现在连老牌日企夏普都来了。

说明啥?

说明汽车行业这块蛋糕真是大,新能源赛道吸引力太强,谁都想分一杯羹。

夏普这次造车,是和富士康一起搞的。

大家都知道,富士康其实早就不满足只做代工了,这些年一直想搞自己品牌,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平台。

咱们不是说以前家电企业没有造车经验么?

但富士康这家伙有技术,有产业链,跟夏普合作,等于一边是懂品牌运营和消费电子的老手,一边是懂制造和供应链的高手,两家一拍即合,挺有意思。

说回产品,这次亮相的LDK+,定位就是纯电动MPV。

为啥不是轿车不是SUV?

其实很简单,MPV这几年在中国火得一塌糊涂,大家生活水平上来了,二胎三胎多了,家庭用车需求变了,尤其是电动化后,MPV更安静、更宽敞,还能玩智能座舱,谁都想把自家车做成“移动客厅”。

夏普直接喊出这个口号,造车就是要把汽车变成“客厅的延伸”,这个思路很新颖,既照顾了家电品牌的老本行,也贴合当下汽车消费升级的趋势。

不过,说实话,夏普要造车,难度不小。

你看现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尤其是中国这边,不光有比亚迪、特斯拉、蔚来、理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还涌现了一堆跨界玩家。

家电企业跨界造车,本质是想用原有的品牌和技术积累,去撬动另一个市场。

但问题是,汽车跟家电毕竟不是一回事,技术门槛高、资金需求大、产业链超级长,谁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干成的。

夏普现在的日子,跟巅峰期比差太多了。

你看他们的财报,连续几年都是亏损,2023财年合并净损额就上千亿日元。

电视业务更是被中国品牌打得满地找牙,市场份额基本掉到底了。

以前在液晶电视领域夏普是老大,现在三星、TCL、LG这些品牌全面崛起,尤其是在中国,国产电视品牌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外资品牌只能归到“Others”里。

连电视这样的老本行都守不住,跨界造车就更是背水一战了。

不过,有一点要看到,虽然夏普造车面临巨大挑战,但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富士康强大的制造体系和全球资源,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和供应链的短板。

特别是电动化、智能化这块,家电企业其实有不少优势。

比如,做智能座舱、车载娱乐系统、智能家居联动,这些技术积累和用户需求,家电企业反倒有经验。

像夏普提出通过家电卖场和住宅建造商卖车,你看,这就是家电思维在汽车营销上的创新做法。

再说说市场大环境,为什么家电企业都扎堆造车?

其实这背后是大势所趋。

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几十年的超级风口。

夏普宣布造车,联合富士康,首款纯电MPV预计2027上市-有驾

传统燃油车市场红利见顶,新能源和智能化才是新增长点。

家电企业如果不转型,只靠电视、冰箱、洗衣机这些业务,早晚被彻底淘汰。

你看这几年家电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普遍下滑,只有往新赛道冲,才能讲新故事,吸引投资人和合作伙伴的注意。

夏普这次造车,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他们对产品定位和用户场景的思考。

以前买家电,大家图的是功能和价格,现在买车,讲究的是体验和智能。

夏普要把车做成“客厅的延伸”,其实是瞄准了未来智能家居、智能出行的深度融合。

你想象一下,未来一家人坐在车里,不仅能享受智能电视带来的视听享受,还能用车里的家居系统控制家里的灯光、窗帘、安防设备,一切都实现自动联动。

这种“全场景智能生态”就是家电企业的最大优势,也是他们跟传统车企竞争的“杀手锏”。

当然,现实也很残酷。

汽车产业,比家电复杂得多,光是研发、制造、质量管控、售后服务,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家电企业能不能跨界成功,最后还得看能不能真正造出让用户满意、市场认可的车。

技术、资金可以靠合作伙伴补齐,但品牌形象、产品体验和用户口碑,是时间和实力堆出来的,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搞定。

再说说富士康这边。

其实富士康早就觊觎汽车产业这块肥肉,之前一直搞电动汽车平台,试图把造车变成像做手机一样搞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

跟家电企业合作,既能利用他们的品牌溢价,也能借助家电渠道和用户群体。

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太卷了,技术创新和产品体验都在飞速进步,光靠规模化生产和代工优势可能还不够,最后还是要靠差异化和用户黏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家电企业造车,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两点:一是产品到底好不好,能不能比传统车企造得更智能、更舒适;二是售后服务和质量保障有没有保障。

毕竟买车跟买电视不一样,动辄几十万的投入,谁都不希望买回去变成“试验品”。

只有真正把产品做扎实了,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

其实还有一点,夏普这次造车,背后也反映了日本制造业的转型焦虑。

过去几十年,日本企业在家电、汽车、半导体领域都是世界顶尖,但这十年中国企业持续崛起,不管是家电还是汽车,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都在萎缩。

造车,是想要抓住新的增长点,重新找回产业话语权。

但现实是,技术创新和市场反应速度,中国企业已经甩日本几条街了。

夏普要想在电动汽车领域再度崛起,必须拿出真正的“杀手锏”,不能靠情怀和过去的辉煌吃老本。

未来几年,电动汽车市场还会继续洗牌,能不能活下来,关键是看谁能持续创新、谁能给用户带来独特体验。

对于夏普来说,这次跨界造车,是机会也是挑战。

如果能把家电和汽车两大产业的优势结合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移动空间”,那确实有可能杀出重围,重新赢得市场。

否则,只是简单地“家电企业造车”,最后可能还是被行业淘汰。

最后简单说下个人感受吧。

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任何企业都不能靠守旧活下去。

夏普造车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也是时代变革下的产物。

成败与否,关键还是看产品和用户体验。

无论是夏普、富士康,还是其它跨界玩家,不创新、不进步,就只能被历史淘汰。

造车这条路,难,但值得一试。

谁笑到最后,只有时间能给答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