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M9上市,定位中大型MPV,售价22.98万起

22.98万元起! 比亚迪突然把一台超过5米长的混动MPV定在这个价位,让整个汽车圈炸开了锅。 8月29日晚,比亚迪正式宣布M9上市,这款与“夏”同源的中大型MPV,直接以比国内版夏更低的价格杀入市场。

价格发布后,各大汽车论坛瞬间涌现出大量讨论。 有网友直言:“这个价格让别克GL8和大通大家9怎么活? ”还有准备购车的消费者表示:“原本预算30万看MPV,现在直接省了七八万。 ”

比亚迪M9上市,定位中大型MPV,售价22.98万起-有驾

从定价策略来看,比亚迪明显采取了错位竞争的打法。 22.98万元的基础版和24.98万元的Pro版,直接切入传统合资品牌MPV的腹地。 相比别克GL8陆尚24.99万元的起售价,M9在价格上已经占据优势。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如此亲民的价格下,M9的尺寸并没有缩水。 长宽高5145/1970/1805毫米,轴距3045毫米,这个尺寸标准完全达到中大型MPV的要求。 相比同价位的SUV车型,M9在空间利用率上具有天然优势。

外观设计上,M9延续了比亚迪家族化的设计语言,但细节处有所调整。 前脸采用大尺寸横向布局镀铬装饰进气格栅,与国内版“夏”的竖向布局形成区分。 前包围两侧的通风口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优化空气动力学性能。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自然,腰线从前翼子板贯穿至尾灯,勾勒出优雅的车身轮廓。 隐藏式D柱设计和镀铬装饰条提升了整车的高级感。 18英寸轮毂虽然不算太大,但与车身比例协调。

车尾部分,贯穿式尾灯组是最具辨识度的设计元素。 尾灯内部采用类似麻花状的结构设计,点亮后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后尾门右下侧的“M9”字样标识,表明了其身份。

走进车内,M9的内饰布局让人眼前一亮。 悬浮式中控大屏和副驾驶娱乐屏的搭配,既科技又实用。 中控台采用见光不见灯的氛围灯设计,夜间行驶时营造出不错的豪华感。

方向盘上的“BYD”标识取代了国内版的“夏”字标,这个细节变化引发了不少讨论。 有消费者认为国际化的LOGO更显档次,也有网友表示更习惯汉字标的设计。

座椅布局方面,M9采用2+2+3的7座设计。 第二排两个独立座椅支持电动调节,高配版本更配备了通风、加热和按摩功能。 第三排座椅的空间表现中规中矩,符合这个级别MPV的平均水平。

配置方面,M9展现出了比亚迪一贯的厚道。 全系标配三区自动空调、前排座椅通风、360度全景影像和电动尾门。 这些基础配置已经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高配Pro版本增加了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这套系统能够根据路况实时调整阻尼力,提升行驶质感和乘坐舒适性。 天神之眼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加入,让长途驾驶更加轻松。

比亚迪M9上市,定位中大型MPV,售价22.98万起-有驾

但值得注意的是,M9的驾驶辅助系统采用纯视觉方案,并没有配备激光雷达。 这个选择引发了不少讨论。 有业内人士认为,纯视觉方案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使用场景,而且成本更低。

动力系统是M9最大的亮点之一。 搭载第五代DM混动技术,由1.5T发动机和电机组成插电混动系统。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电机最大功率200千瓦,这套动力总成的综合表现值得期待。

电池方面配备20.39千瓦时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00公里。 这个续航水平能够满足日常通勤需求,实现城市用车零油耗。 相比同级别燃油MPV,使用成本具有明显优势。

充电便利性方面,支持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种模式。 在快充模式下,电量从30%充至80%大约需要30分钟。 家用充电桩充电则需要更长时间,但适合夜间充电使用。

安全配置方面,M9配备了常规的ABS、EBD、ESP等主动安全系统。 高配版本还增加了盲点监测、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 被动安全方面,全车采用高强度钢结构,配备多个安全气囊。

储物空间设计也值得一说。 车内设置了多个储物格,第三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放倒后能够形成平坦的储物空间。 后备厢在七座状态下仍能存放多个行李箱,实用性不错。

内饰材质方面,中控台采用软质材料包裹,座椅皮质手感不错。 细节处的缝线处理展现出不俗的工艺水平。 虽然价格亲民,但内饰质感并没有明显廉价感。

车机系统搭载比亚迪最新的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支持在线导航、音乐、视频等功能。 语音识别准确率不错,能够控制空调、车窗等常用功能。 屏幕操作流畅度令人满意。

音响系统虽然不是顶级品牌,但实际听感还不错。 支持蓝牙连接和手机投屏功能,满足日常娱乐需求。 全车多个USB接口和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解决了电子设备充电问题。

驾驶模式方面提供经济、标准和运动三种选择。 不同模式下,油门响应和转向力度会有所区别。 经济模式适合城市拥堵路况,运动模式则能提供更积极的动力响应。

能量回收系统具有多级可调,最强档位下能够实现单踏板驾驶。 这个功能需要时间适应,但熟悉后能够减少刹车使用频率,提升能量回收效率。

比亚迪M9上市,定位中大型MPV,售价22.98万起-有驾

隔音降噪方面,M9表现中规中矩。 低速电动行驶时非常安静,高速行驶时主要噪音来自风噪和胎噪。 发动机介入时的噪音控制得不错,不会明显打扰车内乘员。

售后服务方面,比亚迪提供6年或15万公里整车质保,三电系统质保期更长。 保养周期相对传统燃油车有所延长,能够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充电桩安装服务也比较完善。

竞争对手方面,别克GL8、传祺M8、大通大家9等车型都将受到冲击。 特别是GL8,作为长期占据MPV销量榜首的车型,面临的压力最大。 有经销商表示,已经接到大量关于M9的咨询。

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实际驾驶体验。 从已有信息来看,M9的混动系统平顺性值得期待,空间表现符合预期,配置水平超出同价位车型。 但最终市场表现还要看实车体验和用户口碑。

经销商网络布局也是关键因素。 比亚迪在全国拥有较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这对售后服务和车辆保值率都有积极影响。 相比一些新势力品牌,这是传统车企的优势所在。

产能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比亚迪近年来产能扩张迅速,但热门车型仍可能出现等车情况。 有业内人士预测,M9上市初期可能面临交付压力。

二手车保值率是MPV买家的重要考量因素。 比亚迪近年来保值率有所提升,但相比合资品牌仍有差距。 混动车型的电池寿命和更换成本也是部分消费者的顾虑。

颜色选择方面,M9提供多种车身颜色可选。 主流配色包括黑色、白色、银色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内饰配色相对保守,以深色为主。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实际表现需要实测验证。 纯视觉方案在恶劣天气下的可靠性,以及系统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都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充电兼容性方面,比亚迪充电桩适配性较好,与主流充电运营商合作紧密。 第三方充电桩的兼容性也经过验证,使用便利性不错。

比亚迪M9上市,定位中大型MPV,售价22.98万起-有驾

车辆重量超过2吨,但对能耗影响不大。 混动系统能够根据工况智能调整动力输出,保持较低的能耗水平。 官方百公里综合油耗数据值得期待。

座椅舒适性表现不错,特别是第二排座椅。 多项调节功能和高配版本的按摩功能,能够缓解长途乘坐的疲劳感。 第三排座椅更适合短途乘坐。

车身刚性数据尚未公布,但基于比亚迪近年来的造车工艺,预计会有不错的表现。 安全性是MPV车型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家庭用户来说。

智能网联功能丰富,支持远程控制、车辆定位、状态查询等功能。 手机APP能够实现空调预热、车窗关闭等操作,提升使用便利性。

售后服务网点覆盖范围较广,大部分地级市都有授权服务网点。 维修保养成本相对合资品牌更低,这也是自主品牌的优势之一。

市场反应方面,首批试驾媒体给予积极评价。 空间表现、动力平顺性和配置水平获得好评。 驾驶质感和高配版本的云辇-C系统表现令人期待。

经销商反馈显示,咨询量明显高于预期。 特别是家庭用户和中小企业主,对这款车的兴趣浓厚。 性价比优势是吸引他们的主要因素。

同门车型之间的定位区分值得关注。 M9与夏形成互补,覆盖不同价格区间的MPV市场。 这种双车策略在汽车行业并不少见。

产品质量稳定性需要时间验证。 比亚迪近年品控水平提升明显,但新车型的长期可靠性仍有待市场检验。 动力系统的成熟度相对较高。

售后服务响应速度是关键。 随着销量增长,售后服务能力需要同步提升。 用户体验不仅来自产品本身,也来自售后服务的质量。

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获得认可,这对M9的市场接受度有积极影响。 消费者对比亚迪品牌的认知度明显提高。

比亚迪M9上市,定位中大型MPV,售价22.98万起-有驾

配置选择方面,两个版本的区别主要在于舒适性和智能驾驶功能。 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需要为不常用的功能买单。

驾驶视野表现不错,A柱盲区控制在合理范围。 高坐姿设计提供良好的前方视野,配合360度影像系统,降低了大型车辆的驾驶难度。

空调系统制冷效果值得肯定,三区独立温控满足不同乘员的需求。 后排独立空调控制提升了乘坐体验,特别适合家庭使用。

车身漆面质量保持比亚迪一贯水准,喷涂工艺有所提升。 多种金属漆选项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但需要额外费用。

轮胎配置兼顾舒适性和经济性,18英寸轮毂搭配适中扁平比的轮胎,在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取得平衡。 胎噪控制在中上水平。

底盘调校偏向舒适,能够有效过滤路面颠簸。 云辇-C系统在高配版本上的表现值得期待,能够进一步提升行驶质感。

转向手感轻盈,适合城市驾驶。 随着速度提升,转向力度会适当加重,提供更好的稳定性。 不同驾驶模式下的转向特性有所区别。

刹车表现线性可控,能量回收系统与机械刹车的衔接自然。 紧急制动时车身姿态稳定,ABS介入及时。

车身刚性数据尚未公布,但基于比亚迪近年来的造车工艺,预计会有不错的表现。 安全性是MPV车型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家庭用户来说。

智能网联功能丰富,支持远程控制、车辆定位、状态查询等功能。 手机APP能够实现空调预热、车窗关闭等操作,提升使用便利性。

售后服务网点覆盖范围较广,大部分地级市都有授权服务网点。 维修保养成本相对合资品牌更低,这也是自主品牌的优势之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