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最近小米SU7Ultra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真是让人有点意外。本来这车各种宣传,说啥900匹,不对,是1548匹马力!纽北赛道还刷了个6分46秒的成绩,妥妥的“神车”预备役啊!结果呢?实际到手却只有900匹,这,这简直是“打脸”现场啊!这到底咋回事儿?咱们今天好好唠唠。
先说说这外观。说实话,这车真挺上头的,尤其是那前脸,辨识度贼高。不过,这挖孔前舱盖设计,有人觉得个性十足,也有人觉得有点“非主流”。当然,小米现在也给出了选择,铝合金的或者碳纤维的,总能满足你的个性需求。这也能看出小米在积极回应用户需求。内驾驶玩具”了。还有人说,这可能是为了保护变速箱,延长使用寿命。怎么说呢,这有点像“买菜车”和“超跑”的结合体。
智能化方面,小米的优势还是挺明显的。车机系统流畅度不错,各种功能也挺齐全,用起来很方便。不过,我觉得小米的智能化系统,重功能轻体验,还需要在易用性上多下些功夫。这也是很多智能汽车普遍面临的问题。
安全性方面,小米也挺重视的。各种主动安全配置都挺齐全,这方面可以放心。但是,具体安全性能如何,还得看实际测试结果。毕竟,光靠配置单,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再看看竞争对手,比如保时捷Taycan,虽然价格贵不少,但整体性能、品质和品牌溢价都高出一大截。还有特斯拉ModelS,同样是电动性能车,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也更大,驾驶辅助系统也更成熟。当然,这两款车价格都比小米SU7Ultra贵很多。说白了,小米SU7Ultra的目标用户群体,跟保时捷、特斯拉的用户群体完全不一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