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资委的业绩考核榜单出炉,长安、一汽、东风三大汽车央企纷纷获得A级评价,但细看销量数据,却并非一帆风顺。这背后,是新能源浪潮下,中国汽车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升级的转型之路。
市场巨变,转型迫在眉睫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猛增40.3%,渗透率已达44%,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高达68.5%。然而,价格战已经难以为继,行业竞争逻辑转向技术角力。中国车企须撕掉“低价内卷”的标签,在核心技术和用户体验上实现突破。
三大央企,差异化转型
长安汽车: 从兵装集团独立,打造年轻化、技术化高管团队,发布《创新创业计划9.0》,通过效率提升、价值重构等举措,推动组织激活和能力跃升。旗下深蓝、阿维塔等新能源品牌发展迅速,海外业务也取得突破。
中国一汽: 以“1156”年度任务为核心,构建“战略管控与业务协同”机制,推动红旗、奔腾、解放三大品牌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与零跑汽车合作,强化新能源产品矩阵,红旗品牌推出司南智驾和灵犀座舱,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东风汽车: 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整合自主乘用车板块资源,提升效率。周锋等技术派高管加入,推动智能化转型。与华为合作,打造天元智能技术品牌,覆盖L2-L5全场景智能驾驶。
技术突破,全球化布局
三大央企都在积极布局新技术,长安汽车押注固态电池和飞行汽车,一汽牵手零跑,东风与华为合作。同时,它们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长安汽车在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取得突破,一汽欧洲公司成立,东风汽车布局中东市场。
谁将脱颖而出?
这场转型之战,没有退路,要么赢,要么消失。长安汽车新能源板块盈利能力提升,一汽合资板块稳健,东风汽车转型压力大。终谁能胜出,取决于技术突破的速度、全球化布局的深度以及组织变革的成效。
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央企们正加速奔跑,在新能源赛道上争夺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