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高速堵车这事盘明白了:技术越先进,人越是瓶颈

节假日高速堵车这事儿,最近又被拉出来反复鞭尸。讲真,我每次看到导航上一片鲜红,都觉得这玩意儿是对所有智能驾驶、高阶辅助功能最恶毒的诅咒。你问为什么就那一段路堵,想了好几年都没想明白?恭喜你,你已经触摸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

这根本就不是个交通问题,这是个哲学问题,甚至是个玄学问题。

你得先接受一个设定,一个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设定:高速公路,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它不是一条路,它是一个大型的、荒诞的、充满行为艺术的“道场”。每一个堵在路上的人,都是在修炼一种名为“不动如山”的心法。你以为你在开车回家?不,你是在顿悟。你前面的大哥,可能正在元神出窍,思考宇宙的尽头是不是另一个收费站。

我把高速堵车这事盘明白了:技术越先进,人越是瓶颈-有驾

所以,为什么堵?为什么就那一段堵?我给你翻译翻译。

我把高速堵车这事盘明白了:技术越先进,人越是瓶颈-有驾

你车上那套号称能解放双手的L2、L2.999无限逼近L3的“未来科技”,在人民群众自发形成的“蠕动结界”面前,屁用没有。什么激光雷达,什么毫米波,什么英伟达算力拉满,在收费站前面那个插队的老哥面前,都得叫爸爸。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硅谷,在山东聊城,在河南商丘,在每一个城乡结合部飞驰的老头乐里。人家老头乐突出一个“人车合一”,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AI系统敢吗?它不敢,它还得计算碰撞概率和伦理困境,CPU当场就得烧了。

所以堵车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技术崇拜的破产。车企们天天在那开发布会,不务正业,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今天我零百加速2.9秒,明天他麋鹿测试90公里。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换了七八台车的中年人,对这事儿看得特别透。这些参数在节假日高速上,都是异次元笑话。那条由无数铁皮盒子组成的钢铁毛毛虫,它有自己的生命和脾气。它高兴了,就蠕动两下;它不高兴了,就原地装死。你零百2.9秒?不好意思,你前面的五菱宏光零百可能要两分半,你得跟着他修仙。

然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原因,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在现实路况的投射。

现在的车圈,不是存量竞争,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大家一起发疯。这个逻辑在路上也是一样的。你觉得过了免费时间点,大家就会规矩了?错了。正是因为有一部分人为了省那几十块钱,在临界点前后疯狂操作,导致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被彻底破坏了。就像多米诺骨牌,第一块倒了,后面的就别想站着。

所以你问为什么过了收费站还堵?因为幽灵堵车。第一个人点了一脚刹车,后面一万个人就得跟着磕头。这个刹车波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向后传递,而且越来越长,越来越慢。这在交通工程学上叫“冲击波理论”。听起来很科学对吧?但我觉得这套理论的本质,就是四个字:人类不行。

我经常幻想一个场景。你车里的那个AI语音助手,它拥有了自主意识。它看着窗外一动不动的车流,数据流在它的处理器里疯狂报错。“根据分析,本路段不存在物理障碍,不存在交通事故,但流速为每小时0.5公里,这不符合物理学,不符合交通动力学,这不科学!” 然后它CPU直接烧了,临死前给你留下一句遗言:“坏了,我好像坐忘了,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存在于这辆帕萨特里?” 典中典之道诡异仙附体。

第三个原因,品牌玄学与用户信仰的崩塌。

你开个奔驰,堵在路上,你那个三叉星辉并不能让你瞬移。你开个特斯拉,堵在路上,马斯克的火星梦也不能帮你飞过去。这个时候,所有车的本质都回归了,就是一个能遮风挡雨的铁盒子。奔驰最值钱的品牌本身,在堵车面前,一文不值。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但在那个当下,他可能更想要一扇任意门。所有品牌的附加值,都被堵车这个“真理之锤”砸得粉碎。这个时候,最牛逼的,反而是那些自带厕所的房车。就问你怕不怕?

我把高速堵车这事盘明白了:技术越先进,人越是瓶颈-有驾

所以你凌晨四五点再看,为什么更堵了?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智猪博弈”失败案例。所有人都以为自己是那个最聪明的小猪,想等别人这头大猪把路拱开了再走。结果发现,放眼望去,方圆十里,全TM是小聪明猪。大家一起挤在门口,谁也别想出去。这套逻辑,就是典型的“我预判了你的预判”的无限套娃。操,烦死了!

(说起来,服务区的玉米是不是越来越贵了?上次买一根居然要十五块。)

讲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有点跑题了,但又好像没跑。因为解释堵车的本质,就是在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车,又为什么被车所困。

所以那个终极问题,为什么就这一段路堵?答案可能非常简单粗暴:因为这里就是“系统崩溃点”。可能是一个微小的上坡,导致大家不自觉地减速;可能是一个不合理的并道,导致秩序的瞬间瓦解;也可能,什么原因都没有,它就是堵了,就像命运的安排,是这条路在渡劫,拉着你们所有人一起。

也许,唯一的解药,就是把所有人的方向盘都没收,交给一个统一的,冰冷的,毫无感情的AI来调度。让它来扮演那个上帝。它会计算出最优解,让每一辆车都以最精确的速度和间距行驶。没有加塞,没有斗气,没有随意的刹车,只有效率,绝对的效率。但讲真,你敢吗?反正我不敢。我宁愿堵在路上骂骂咧咧,也不想成为巨大算法里的一个数据点。

所以,别想了。想是想不明白的。下次再堵在路上,不如摇下车窗,跟隔壁车道的大哥交换一下彼此珍藏的沙雕视频,或者干脆开始冥想。因为能过,就是能过。不能过,想再多,也没用。这就是生活,一种循环往复、偶尔抽风的压缩毛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