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新基建”,充电速度要起飞?
当你开着新能源车,在高速上电量告急,却发现充电桩前排起长队,是不是很崩溃?别愁,好消息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明确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意味着以后充电,可能真的能像加油一样快!
250千瓦充电桩,啥水平?
一直以来,充电桩功率是制约充电速度的关键。以前家用充电桩多为7千瓦,充满电得十小时,堪称“龟速”。后来直流快充桩普及,功率几十到上百千瓦不等。如今,250千瓦的大功率充电桩横空出世,给50度电池的车充电,半小时左右就能搞定 。
这就好比从骑自行车变成开跑车,效率大幅提升。而且,越来越多的充电桩和车辆、电池都能支持这一功率,技术上已不是难题。
建多少?建哪儿?学问大了!
虽说大功率充电桩好,但也不能盲目开建。车企不断推出适配更高充电功率的车型,可存量新能源车大多还无法享受大功率充电服务。
要是一股脑把存量充电设施全改造,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造成新的“僵尸桩”。此前充电场站无序发展,“僵尸站”“僵尸桩”频现,就是前车之鉴 。
所以,建多少得拿捏好分寸。《通知》给出了方向,优先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重大节假日期间利用率超40%的充电设施等场景新建、改造 。
不同功率的充电设施各有其用,居住、工作场景仍以慢充为主,商业中心、交通枢纽超快充和慢充结合,城市公共停车场以超快充为主 。这样快慢结合,既能满足不同需求,又能减轻电网压力。
重卡超充,难题待解
重卡补能也是大功率充电设施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重卡新能源转型加速,其充电需求愈发迫切。可目前,重卡充电面临诸多难题。
土地方面,城市难以为重卡留出停车空间,充电场站规模难以匹配牵引重卡需求 。电网容量上,重卡充电设施对电网冲击大,且难以直接接入存量配电网,需新建配电线路甚至变电站 。技术层面,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投入不足,充电接口位置也缺乏统一规范 。
国家规划已出,大功率充电桩建设的号角吹响。但要让这10万台充电桩高效落地、发挥作用,从规划布局到技术突破,从土地协调到电网升级,每一环都至关重要。
未来,新能源汽车充电能否告别焦虑,实现真正的便捷出行,让我们拭目以待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