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刚过,淄博市民陈女士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两年前她花4999元在上汽大众4S店买的"终生保养套餐",如今店铺突然说要退网,这钱难道真要打水漂了?像她这样焦虑的车主不在少数,5月6日记者在退网中的淄博英华4S店看到,售后车间里排着长队等着保养,展厅里却冷冷清清不见新车。工作人员说,隔壁逸驰4S店已经关门,两家店老板是同一人,现在都干不下去了。
这事得从两年前说起。当时销售经理拍着胸脯保证,4999元套餐包含终身免费机油、全年洗车、定期检修,陈女士觉得划算就买了。谁知道现在店铺说要撤出上汽大众体系,车主们拿着合同却无处说理。有车主翻出账本算账:已经免费换了3次机油,每次按市场价150元扣除,4999元最后可能只剩3000多。更闹心的是,4S店说退款要等一个半月,可车主王先生觉得这时间太长:"我车就停在门口,一天不保养就多伤一次!"
记者调查发现,这两家4S店退网早有端倪。有员工透露是"运营用房出了问题",但具体原因没人敢说。更让人心惊的是,上汽大众客服明确表示,这种保养套餐是经销商自主行为,和厂家没关系。这就意味着车主们只能找已经倒闭的4S店讨说法。类似的情况不是头一回,去年河南凯迪拉克车主就遇到过,4S店退网后3880元的保养套餐成了废纸,厂家却说"这是第三方行为"。
在山东济南,也有车主遇到过4S店突然关门。2024年8月,凯迪拉克车主王富发现,自己花3880元买的6次保养套餐,才用了两次店铺就人去楼空。更糟心的是,交的一万块购置税押金也打了水漂。当时销售承诺两个月就退,结果拖到店铺倒闭都没下文。这些案例都暴露出同一个问题:车主的合同在经销商倒闭时就像废纸,厂家和经销商互相推诿,消费者成了牺牲品。
从全国范围看,4S店退网潮来势汹汹。2024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全年预计有4000家4S店退网,其中燃油车占了大头。就像北京星德宝5S店闭店事件,车主提车要跑40公里到别家4S店,原厂配件更是成了稀缺货。更扎心的是,有些品牌倒闭后,连原厂配件都成了绝版。比如2022年广汽菲克破产后,车主想换个原厂配件得等半年,最后只能买高价的副厂件。
面对这种情况,车主们该怎么办?律师建议首先要保存好合同和付款凭证,然后向工商部门投诉,或者找厂家协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车主发现投诉无门。就像淮南众义4S店的车主们,他们手握购车合同却提不到车,最后只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耗时耗力还不见得能拿回钱。
这事说到底,暴露出汽车销售行业的两大漏洞。一是"捆绑销售"成风,4S店用低价车价吸引顾客,再靠保养套餐、装潢等赚钱。就像陈女士,买车时销售说"保养套餐相当于白送",现在看来全是套路。二是厂家监管形同虚设,虽然上汽大众说和退网门店无关,但车主买套餐时正是冲着大众品牌去的。就像杭州车主李女士说的:"要是知道4S店说倒就倒,谁还敢在店里多花一分钱?"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退网就甩锅"的现象正在蔓延。2024年河南鹤壁两家大众4S店突然关门,上千车主的还款保证金和保养套餐都成了问题。有车主发现,自己贷款还完了,4000元保证金却要不回来。这就像你住酒店提前付了房费,结果酒店第二天就关门,老板还说"钱不是我收的"。
面对行业乱象,专家建议消费者要多个心眼。买车时尽量选择厂家直营店,保养套餐最好买短期可退的。就像广州的刘先生,他在4S店买了三年保养套餐,后来发现该店资金链有问题,赶紧把剩下两年服务转给了朋友。当然,这需要车主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但至少能减少损失。
站在十字路口的汽车消费市场,4S店退网潮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了行业高速发展背后的隐疾。当车主们花大价钱买来的"终身服务"说没就没,当购车合同变成废纸,我们不禁要问:谁该为消费者的信任买单?是唯利是图的经销商?是推诿扯皮的厂家?还是监管缺位的行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遭遇,更要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毕竟,买车是大事,可别让一辈子的血汗钱打了水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