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张先生上个月买了辆增程式电动车,本以为能省油,结果在高速上油耗高达 8.5L/100km,比同事的插混车型多花了一倍油钱。这样的案例,正在成为混动用户的认知陷阱。其实混动车型的选择,关键在于匹配通勤场景:每天通勤 50 公里的上班族适合插混,经常跑长途的商务人士适合油电混动,而充电不便的用户则更适合增程式。
插混车型: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全能选手。比亚迪宋 PLUS DM-i 的 WLTC 纯电续航 110 公里,完全能覆盖日常通勤。实测中,其在市区用电成本仅 0.1 元 / 公里,而高速用油时油耗也能控制在 5.5L/100km。更贴心的是,它的智能保电功能能自动调节电量,避免在长途行驶中出现馈电失速的情况。适合充电便利、偶尔长途出行的用户。
增程式车型:充电优先,长途无忧的折中方案。零跑 C16 增程版的 200 公里纯电续航,能满足大部分城市通勤。实测中,其在纯电模式下的隔音效果比燃油车好 40%,但在高速馈电时,1.5L 增程器的噪音明显增大。更值得注意的是,其高速油耗为 7.2L/100km,比插混车型高 15%。适合充电便利、但偶尔需要长途出行的用户。
油电混动车型:无需充电,省油省心的稳妥之选。丰田凯美瑞双擎的 WLTC 油耗仅 4.1L/100km,每年油费比燃油版省 5000 元。其行星齿轮混动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极高,实测中连续 10 万公里行驶后,电池衰减仅 5%。更贴心的是,它的能量回收系统能根据刹车力度自动调节,避免出现突兀的顿挫感。适合充电不便、追求省心的用户。
选购混动车型的三大误区,你踩坑了吗?
误区一:纯电续航越长越好
某品牌插混车型宣传纯电续航 200 公里,但实际在冬季仅能跑 120 公里。建议选择有低温电池预加热功能的车型,如吉利银河 L7,在 - 10℃环境下仍能保持 85% 的续航。
误区二:增程式适合长途出行
增程式车型在高速馈电时油耗较高,如理想 L7 在 120km/h 时速下油耗达 7.8L/100km。长途出行建议选择插混或油电混动车型。
误区三:油电混动技术落后
丰田第五代 THS 系统的热效率提升至 41%,配合 PCU 能量控制单元,能实现无感切换油电模式。实测中,凯美瑞双擎的平顺性甚至优于部分纯电动车。
选择混动车型,本质是在油耗续航便利性之间做取舍。每天通勤 50 公里以内的用户,插混车型能帮你彻底告别油费;经常跑长途的商务人士,油电混动车型更省心;而充电不便的用户,增程式车型则是折中方案。正如一位车主所说:混动不是终点,而是现阶段最适合大多数人的过渡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