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杰兰路(Jefferies)这家权威咨询机构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报告中,一共给出了42个品牌感知标签,处于传统豪华品牌阵营的沃尔沃,占据了4个感知标签:安全、环保、质量、内敛。
但是,被公认为安全、环保、高质量的沃尔沃依然如其他传统豪华品牌一样,在销量面前,承受着压力。
2014年就依靠插电式混合动力——T8的正式推出,并陆续全系搭载,以及还有出自SPA2纯电平台车型上市的沃尔沃,的确在传统豪华品牌中率先实现了全系产品的电动化,但是2024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占比仅46%,竞品仍然在传统品牌,并未迈入一线新能源品牌阵营。
时间已经步入到下半年,被打上“内敛”标签的沃尔沃虽然一直都不吹牛,也一直不用“颠覆”“超越”“唯一”这样的高调词汇,但是被视为众望所归的,即将上市的XC70依然被定调为豪华新能源“破局者”——因为它,不仅仅是沃尔沃的一款新车,还是沃尔沃全新研发的SMA超级混动架构的首款产品,率先投放中国市场,再面向全球。
那么,沃尔沃主导研发的SMA超级混动架构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技术架构?它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哪些新的体验?是否能够担任起“破局者”的称号?
专为插混进化,SMA不是SPA的简单复制
说到SMA和SPA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传承与升级。
沃尔沃在开发SMA架构时,从SPA平台中汲取了大量技术经验,并将其转化为插混专属架构的核心优势。把SPA的“豪华+安全”底子,全面升级为“原生插混+三电协同+中央计算”,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模块化与可扩展性:SPA平台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高度模块化:从仪表盘到前轴的固定尺寸设计,使得轴距、车长、车高都能灵活调整,但是轴距步长固定,电池空间不可扩。而SMA继承了这种“可扩展性”,并在此基础上重新优化底盘布局,轴距可在2800-3100mm之间、油箱65-120L、电池18-40kWh自由组合,为插混系统腾出更大电池空间,覆盖中型轿车到大型SUV。
2、安全结构:SPA平台车型(如XC90、S90)采用高达36%-38%的硼钢比例,形成“笼式安全舱”。SMA平台延续了SPA的碰撞路径设计思路,并加入40kWh CTP电池包,蜂窝铝+硼钢双重壳体、独立液冷板、医疗级热失控监测,单颗电芯失控不蔓延,提升插混车型的电池安全性。
3. 电气架构: SMA架构实现了“原生插混”设计:电池包可扩展至40kWh以上,CLTC纯电续航突破200km,综合续航1200km以上,同时保留SPA的中央电子电气架构,采用中央集中式 EEA,算力提升5倍,预埋L4硬件,支持高速/城市 NPA及AI大模型语音交互。
4. 豪华标准:SPA平台车型(如XC90)在NVH、用料、底盘调校上树立了沃尔沃豪华标准。SMA平台继承了SPA的豪华基因,例如:铝制前悬+复合叶片弹簧后悬(类似SPA的复合弹簧技术);0.28Cd低风阻设计(SPA平台XC90为0.32Cd);三“0”健康座舱标准(0杂棉、0沥青、0有害溶剂),并且做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采用30%再生钢+25%再生铝+闭环电池回收,整车生命周期碳排比燃油车降低40%。
两个架构最大的区别在于以下两点:
电驱拓扑:从 SPA架构的P1+P4到SMA架构下的P1+P2+P4 三电机:P2(107kW)夹在发动机与3DHT之间,可单独驱动前轮,也可与 P4(156kW)组成纯电四驱;全功率模式下三电机并联,综合350kW/700 N·m,-30 ℃ 仍保持90%输出。
近日,在沃尔沃公布的XC70冬测试验中,生于北欧的沃尔沃,在-37℃内蒙古牙克石,四擎四驱系统在极寒环境下也能保障车辆在关闭电子稳定系统时,雪地绕圈漂移仍能保持车身稳定不失控;车辆动力系统破除低温“冰冻诅咒”,实现功率输出平稳、动力曲线平顺,七种工作模式自动切换,应对不同驾驶路况,冰雪路面也能畅快驰骋;在对开附着系数路面的 “油与冰” 之上,实现刹车制动的安静、平稳、舒适。
除了电驱架构的变化,全新XC70也用3DHT混动专用变速箱, 3 个物理挡位把发动机高效区间从1600-4000 rpm 扩展到 1200-6000 rpm,城市1挡纯电蠕行,高速3挡发动机直驱。
可以看到,SMA架构选用的是目前自主品牌并不常用的P1+P2+P4结构,而目前3DHT也被部分品牌从经济角度考虑换为单档DHT。那么,为什么沃尔沃要采用这样的技术结构?
P1+P2+P4,兼顾性能、节能的“全能选手”
“因为我们是豪华车,而且是要有安全底色的豪华车,所以我们要兼顾性能、节能与安全。”近日,在沃尔沃举行的XC70插混技术分享会上,官方培训师解释道。
我们以消费者认可度最高的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包括DM-i和DM-p)来分析,无论是上到几十万的高端车型还是下到几万的经济车型,在结构上来说全部都是P1+P3,单档DHT。也就是P1电机位于发动机曲轴前端,主要承担发电、启动和调节转速的作用,P3电机位于变速箱输出端,直接驱动车轮,也参与动能回收,而发动机主要用于高效发电,必要时可通过单档直驱介入驱动。
这样的结构优势是成本低、动能回收直接、纯电效率高,机械极简没有换挡顿挫,但是劣势是高速再加速弱、无法发动机+电机并联全力输出,纯电和混动的切换有冲击。
那么沃尔沃在研发SMA架构时,首先回顾T8目前的构型P1+P4,在实现了电感的同时,还保留了B6的2.0T大马力的发动机,非常性能化的一个取向。那么依然要将性能化保持下去的XC70 ,加入的“P2”并不是简单地在 T8 构型里“多加一台电机”,而是把原来T8的8AT+P1+P4 彻底推倒重来,改用3挡DHT混动专用变速箱+P1+P2+P4。
P2 电机被集成在 DHT 变速箱的输入端(离合器 K0 之后、变速齿轮之前),作用可以一句话概括为:让发动机“随时可断开、随时可并联”,从而把纯电、串联增程、并联加速、发动机直驱、动能回收等 7 种工况无缝串起来。
这种构型相比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好处是首先性能:P2 在低速就能给前轴 260 N·m 瞬时扭矩,在亏电时,比亚迪DM的零百约8-9秒,极速时180km/h左右,而沃尔沃的亏电零百仍5.3秒,极速值可以达到240km/h/;
其次是再加速:沃尔沃发动机可在高效区发电,也可在 3 挡直驱中高速巡航,而比亚迪DM单档齿比固定,120km/h后只能靠电机硬拉。
再次是纯电四驱:沃尔沃的P2 + P4 电机即可实现纯电四驱,无需启动发动机,比亚迪DM四驱版需要发动机启动,后桥P4电机介入有延迟。
最后,就是沃尔沃最强调的安全:P2与发动机同轴布置,整体长度比 P3方案(平行轴)短80mm,给前舱留出更多溃缩空间。
相比比亚迪用单挡把“省油+低成本”做到极致;沃尔沃用 3DHT+P1+P2+P4把“豪华性能+全工况四驱”7种模式自动无感切换做到极致。比如城区通勤默认纯电或串联,安静省油,高速路段自动进入发动机直驱效率最高,突然超车触发四擎全功率,亏电时P1电机快速补能等等,这样的“感知-决策—执行”三层闭环控制提供了当前豪华混合动力里“豪华性能+全工况四驱”几乎唯一的全能解。
那么,在混动技术达到行业最全能的前提下,另外一个重要点——智能化和科技感在XC70上又如何体现?
高快领航,安全前提下的“克制”智能化
来自SMA架构的XC70同样是目前沃尔沃品牌最智能的量产车。座舱里环绕15.4英寸中控屏幕+12.3英寸仪表屏+92英寸AR- HUD形成三屏联动。在语音交互上,融合AI大模型的语音助手,并且支持6大预设场景以及自定义场景。
在智能驾驶辅助上,以安全为使命的沃尔沃表现得既智能又克制,NPA智能领航辅助系统在硬件上匹配了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多摄像头融合,这样的组合也是当前量产车最常见的。但是在沃尔沃的智能驾驶功能介绍中,没有说可以“脱手睡觉”,也没有说可以“自动驾驶”,它准确地传导:0-150 km/h 全速域可用,高速/城市快速路上下匝道、自动变道、避让大车、弯道调速,首批江浙沪高速路段,后续 OTA 扩展全国。与大车并行前主动横向偏移20 cm,降低视觉压迫,超车时检测左侧车道流量,自动加速、变道、回线一气呵成,过弯道时根据曲率自动调速,侧向加速度控制在 0.2以内,乘坐不晕。
看到这样的智能驾驶细节数据,确实要感叹一句:沃尔沃真得不会吹牛!它把老司机10年经验写成算法,0-150 km/h全场景代劳,但是目的是把沃尔沃的安全哲学,从“碰撞保护”进化到“全程守护”。
驾值观
前几日,看到一篇对GERPISA全球汽车产业研究网络主任托马索.帕尔迪教授的采访,他说作为传统汽车品牌,他们已然都是全球性企业,中国市场不仅是它们利润最高的市场,更是最重要的市场,因此它们极度担心失去中国市场。
从沃尔沃研发的SMA架构以及首款产品XC70 身上,虽然沃尔沃将其定位为全球产品,并且确实在产品层面看到了对更多场景运用的考虑,但是不得不说,对中国消费者以及中国汽车企业的研究,仍然是这款产品开发包括试验时的重要参考。
要成为全球技术领先者的第一步,是必须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因为中国市场的技术变革速度极快,已成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市场,一旦在这片市场失利,就更难把握市场趋势。
对“沃尔沃们”而言,这是一场绝对不能输的战略之战。而全新XC70的革命性上市,将是最真实的案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