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看仪表盘?这安全吗?"当乐道L90以27.99万起的预售价登场时,最引发争议的不是价格,而是那个大胆的设计决策——取消传统仪表盘,全面依赖35英寸AR-HUD。这一剑走偏锋的座舱革命,正在新能源市场掀起关于人车交互未来的大讨论。
乐道L90的黑科技配置单
作为蔚来子品牌Onvo的旗舰之作,L90拿出了令人惊艳的硬件清单:3110mm超长轴距营造的三排零重力座椅、590马力双电机带来的4秒级加速、NT3.0平台支持的240L超大前备箱。但真正具有颠覆性的,是它用AR-HUD+中控大屏的组合,彻底取缔了传统仪表盘。这块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35英寸虚拟显示屏,不仅能显示车速、导航等基础信息,还能实现车道级AR导航、障碍物动态标记等创新功能。
无仪表盘设计的三大优势
省空间只是表象,这套设计的深层逻辑在于重构驾驶认知。首先,HUD让驾驶员视线始终保持在前方道路,研究显示这能使反应速度提升0.3-0.5秒;其次,AR导航直接在前方路面叠加箭头指引,比传统地图更符合人类空间认知;最重要的是,系统可以智能识别危险源并用红光标记,比如突然出现的行人或障碍物。宝马7系车主王先生分享道:"用惯HUD后,低头看仪表反而觉得分心。"
用户习惯的"破壁"挑战
但习惯的力量不容小觑。某汽车论坛调研显示,63%的潜在买家对无仪表盘设计存在顾虑,主要担心强光环境下显示不清、学习成本高、以及长期使用可能产生的眩晕感。更棘手的是,当HUD系统出现故障时,车辆将失去所有行驶信息显示。"就像用触屏手机取代实体键盘,需要时间来证明这种进化确实更优。"资深汽车媒体人李锐指出,"但汽车关乎生命安全,用户的审慎可以理解。"
智能座舱的未来博弈
这场交互革命背后,是车企对驾驶舱定义权的争夺。特斯拉用Yoke方向盘证明激进设计需要匹配成熟教育,理想L9的HUD+安全驾驶屏双方案则体现折中智慧。乐道选择all in HUD,既是对自身技术的自信,也是对用户适应能力的试探。华为ADS4.0智驾系统的加持,或许能通过更精准的环境感知弥补交互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
当科技狂奔遇上人性惯性,需要的不仅是创新勇气,更是对驾驶本质的回归。乐道L90的价值或许不在于证明哪种方案更好,而是给了市场一个重新思考人车关系的机会: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智能陪伴?点击下方「有用」或「疑惑」,聊聊你对无仪表盘设计的真实态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