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卓识钱学森 比亚迪逆袭启程 中国新能源崛起之路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远见卓识钱学森 比亚迪逆袭启程 中国新能源崛起之路

1992年。钱学森写下了一封信。这封信改变了一切。他预见了未来。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能源压力。国家绕不过去的负担。他建议跳过汽油柴油阶段。直接进入新能源阶段。

国家计委在“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安排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王传福所在的有色金属研究院。正是负责这个计划中的电池项目。一颗种子就此埋下。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股东们反对。王传福坚持。他知道。这是必经之路。他要造电动车。很多人觉得他疯了。当时美国通用汽车早已推出纯电汽车。但路上看不到影子。你比亚迪凭什么?

技术难关难以突破。电池团队被排挤。工程师提离职。王传福恩威并用。“只要我不让你走。任何人都没资格让你离开”。他把辞职当成私罪。口头警告。杜绝退缩心理。

坚持。除了坚持别无他法。2007年10月11日。全球第一块可用于汽车充电的磷酸铁锂电池诞生。一年后。全球首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F3DM推出。但人们没意识到。这是新时代的开始。

远见卓识钱学森 比亚迪逆袭启程 中国新能源崛起之路-有驾

2008年。转折点。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注资2.23亿美元。换10%股份。传言王传福当面喝电解液证明环保。真相呢?他没喝。又不傻。他还拒绝了最初5亿美元投资。怕削弱中国管理层控制权。深思熟虑。战略眼光。

2009年。东风起。中国政府启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工程。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唯一有能力配合政府的车企。只有比亚迪。王传福的预判得到回应。

销量暴涨。股价翻倍。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突破6万辆。成为国内领头羊。2022年。比亚迪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专注新能源。2024年。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也突破1000万辆。攻守易形。

从铁锂电池到刀片电池。从F3DM到第五代DM技术。发动机热效率全球最高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全球最低2.9L。综合续航全球最长2100公里。技术驱动。不断创新。

远见卓识钱学森 比亚迪逆袭启程 中国新能源崛起之路-有驾

钱学森的梦想成真了。32年后。王传福16年磨一剑。比亚迪改写了汽车史。但这不是终点。智能化下半场刚刚开始。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发展人工智能与汽车结合的智能化技术。

这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中国汽车工业从未像今天这样强大。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而一切始于1992年那封信。一个科学家的远见。一个企业的坚持。一个国家的战略。完美融合。

未来已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