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8万就能开走5米长豪华SUV,综合续航1415公里,零百加速3.8秒——这价格放两年前连国产紧凑型SUV都买不到!但奇瑞星纪元ET硬是把自己卷成了“价格屠夫”。更魔幻的是,这车上市首月冲上4100辆后销量直接“跳崖”,今年3月仅卖出398台,比菜市场收摊时的白菜还难卖。一边是全网喊香的“堆料王”,一边是惨淡的销售数据,这巴掌打得谁的脸生疼?
价格屠夫VS销量困兽: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疯了?
当理想L6顶配卖到33万、问界M7起步25万时,星纪元ET直接掀桌子:增程版17.28万起,纯电版21.98万起,顶配不过31.98万。这价格有多狠?隔壁零跑C16都要18万起步,车身却短了30厘米!更别说全系标配8295芯片、激光雷达、空气悬架,这些配置放在新势力车上至少加价5万。
可市场偏偏不买账。4月最新数据显示,星纪元ET单店日均到店量不足3组,比同价位的深蓝S7少了近七成。消费者用脚投票的背后,藏着三条致命伤:
矮脚虎,毁所有:1698mm的车高比理想L6矮了37mm,气场直接被问界M7碾压。有车主自嘲:“开这车去接客户,人家问我是不是轿车魔改的?”
堆料败给细节:8295芯片车机照样卡顿,仪表盘黑屏投诉量环比暴涨14倍;增程器异响、盖板缺失等品控问题频发,车主维权群天天刷屏。
品牌拖后腿:超六成消费者分不清星途和奇瑞,进店第一句话常是:“这车和瑞虎9哪个好?”
把星纪元ET的配置单拆开看,分明是台“越级怪物”:
性能怪兽:双电机四驱版691N·m扭矩,3.8秒破百,保时捷Macan看了都冒冷汗
续航王者:纯电版760km续航+800V超充,11分钟补能475km;增程版亏电油耗5.2L,比宋PLUS DM-i还省
底盘天花板:百万级豪车同款双叉臂+空气悬架,过减速带比理想L6更稳
但消费者要的从来不是参数,而是实打实的体验。某汽车论坛投票显示:
43%的人因“售后网点太少”放弃购买(全国仅460家门店,不足华为智界三分之一)
29%吐槽“设计反人类”:错位仪表盘像后期加装,副驾岛台占用了半个腿部空间
18%直言“怕当小白鼠”:“这车三个月改了三次配置,谁知道明年会不会出新款背刺老车主?”
生死局:传统车企转型的照妖镜
星纪元ET的困境,撕开了传统车企转型的遮羞布:
技术内卷≠用户买单:堆料再狠,车机卡顿时照样被骂“智障”;激光雷达再先进,城市NOA落地速度比华为ADS慢了整整一代
渠道是硬伤:当新势力把体验店开进商场时,星途4S店还在城乡结合部吃灰,进店率差了不止一个量级
用户运营瘸腿:上市三个月降价2.7万,老车主集体维权:“刚提车就变韭菜,谁还敢买?”
反观理想L6,靠着精准的“奶爸车”定位,上市首月订单破2.5万;问界M7死磕智能驾驶,华为门店日均试驾超50组。这些爆款给星纪元ET上了血淋淋的一课:新能源时代,得场景者得天下!
当17.28万的星纪元ET在二手车市场打七折都无人问津,当车主们一边骂着“工业垃圾”一边羡慕隔壁理想车主的专属服务群,我们不得不思考:消费者要的真是便宜吗?或许那句老话更应景——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看不懂需求的车企。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如果你有20万预算,会选配置拉满的星纪元ET,还是品牌更硬的问界M7?
(“打铁还需自身硬”,奇瑞这波操作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全部评论 (0)